|
????????每到下午下班開車回家,家住河南省鄭州市工人路南段一小區的張先生就有些心煩。
????????“下班回家本來是很高興的事,但停車太難了!回去早了,還能在小區找個地面車位停,但第二天車出來就難了,幾乎都被車堵死,只有按車主在車窗上留的電話聯系挪開,短的十幾分鐘,長的二三十分鐘。一到晚上,小區消防通道全部被堵死,真出現了火災,消防車根本進不去。回去晚了,車進不去小區只能停在馬路邊,既不安全,也可能被交警貼條。”6月25日,張先生嘆著氣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解決停車難是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從目前情況看,老舊小區不可能再新建地下停車場,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空閑地帶建設立體停車場。”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說。
????????不過,這位工作人員也坦言,老舊小區建設立體停車場不僅存在爭議,而且建好的很多還出現了閑置現象,如何規范建設引導停車迫在眉睫。
????????脫困停車難各自出招
????????“在這次治理前,有的居民為停車方便,私裝地樁鎖。現在,街道辦事處出面進行了治理,重新規劃停車位,停車無序的狀況得到緩解。”鄭州市中原區棉紡路街道辦事處三棉東小區居民老張說。
????????三棉東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居民大都是原國棉廠的職工家屬。棉紡路街道辦事處始建于一五計劃經濟時期,轄區內國有企業多,隨著企業改制等工作的深入,這些小區與原企業脫離了關系,物業管理、費用支付等出現了問題,不少居民通過自裝地樁鎖來爭設停車位。
????????“居民對停車難等問題反映強烈,我們制定了老舊小區公共空間管理規范的方案。”棉紡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振寧向記者說,“老舊小區公共空間管理最重要的是規劃和建設,我們組織居民拆除了違法建設,重新規劃停車位,緩解了停車難題。”
????????針對立體停車場的建設問題,李振寧認為,該項目投資大,需要動員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金,而且要征求居民的意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何解決停車難已成為物業管理方面臨的共性問題。
????????天明路一小區決定采用抓鬮的方式,來確定地面停車位租賃權利。
????????“如果抓不上,我的車停哪兒去?”不少業主發牢騷。
????????物業方則表示:“車多位少,這是不爭的現實,也是個老話題。有的業主因停車難,還拒交物業費,搞得我們也是焦頭爛額。抓鬮是無奈之舉,也是相對公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借鑒一些地方通過搖號來確定購車入戶資格的做法。”
????????“我們也考慮通過建設立體停車場來解決停車難,但投資需要上百萬元,誰出資金是個難題,還有大多數居民是否同意也未知。”物業方說。
????????當然,有的小區已經邁出了步伐,亞新美好時光小區就決定在小區內建設一座高24米的立體車庫,目前正在征求業主意見。
????????立體停車場使用率低
????????“小區沒有規劃地下車庫,地面停車位有限,似乎只有建立體停車場了。然而,有的立體停車場建好了,停的車并不多。”擔任多家物業管理公司法律顧問的河南程功律師事務所主任吳天闊向記者坦言,立體停車位的出售率和出租率均不佳,使用率不足一半,閑置現象不容忽視。
????????位于鄭州市隴海西路的陽光景苑小區是新建小區,按照規劃,小區地下停車位有一部分是兩層的立體停車位,可基本滿足業主停車需求,但立體停車位二層幾乎沒有停放車輛,小區附近的道路上則停滿了車,直接影響到消防通道。
????????“為避免堵塞消防通道,我們設置了警示標志,還在道路一側拉起警戒線,但總是被車主挪走照舊停車,我們又安排物業人員對違規停放的車輛張貼‘消防通道,嚴禁占用’的警示宣傳單,但還是沒效果。地下車庫配置有立體車位,他們卻不買也不租,就違規停放,我們也沒什么好的辦法。”小區物業人員張先生說。
????????與張先生一樣,每個受訪的物業人員均認為,立體停車位優勢明顯,既增加了一倍的停車位,出售價格上也比非立體停車位便宜。“一個非立體停車位售價十三四萬元,而立體停車位售價不過八九萬元。”張先生說。
????????“立體停車位進出太不方便。”對于立體車位,小區業主陳女士評價說,立體停車位不能停放越野車,只能停放五座以下的小型轎車,再加上車位較窄,停進去是個技術活兒。她舉例說,有次她晚間停車時,倒車鏡就被立體停車位上的鋼絲繩剮掉了,一想起來心情就不好。
????????“立體停車位停車、取車時,都需要先刷卡,等到二層車位降到地面,操作過程需要好幾分鐘。”陳女士嫌麻煩,她經常把車直接停在小區附近的路邊。
????????記者在該小區門前看到,緊鄰的隴海高架一層路邊都停滿了車輛。小區保安說:“交警白天過來貼條時,停的車就少了,交警前腳走,后腳就有人過來停車。”
????????物業人員張先生認為,車主之所以不愿意選擇立體停車位,一是沒有形成使用習慣,二是相關執法部門對路邊停車管理不嚴,如果執法部門對亂停亂放處罰嚴格,車主自然會把車輛停放到停車場。
????????“因立體車位停放車輛少,每月收取的管理費還不夠正常維修的費用,長此下去不是辦法。”張先生坦言。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位于中方園路與宏達街口的九錦臺小區已決定停用立體停車場。九錦臺小區一期立體停車場建有4層,已經完工3年,使用率約有一半,費用入不敷出,因此決定停用。
????????其實,棄用立體停車場同樣會碰到問題,那就是怎么拆。有的小區10年前就建了立體停車場,卻因運營管理問題棄用,這些立體停車場早已嚴重銹蝕,四周放著各種雜物。居民告訴記者,該立體車位修建于十幾年前,用的人少,后來壞了一直沒人修。對此,物業工作人員也很無奈,由于立體停車場屬于開發商投資,不是物業財產,也沒有這筆專項資金,維修和拆除都很難。而立體停車場就這么廢棄著,讓本就緊張的停車位更加緊張。
????????要讓停車更安全便捷
????????“停車位越來越緊張,發展立體停車場目前是一個趨勢,但投入大、回收成本時間長等因素,困擾著立體停車位的建設速度。”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建設立體停車場需要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投入,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收回來成本,而且設備每月都需要檢修,每年至少需要數百萬元的費用。如果不正常維護,就可能留下安全隱患。”鄭州某物業公司負責人李先生說。
????????鄭州六合幸福門小區建設立體停車場投入了2000余萬元,有兩種使用情況,一是向業主出售,一個停車位售價為13萬元左右,二是向業主出租。一位物業人員稱,銷售情況并不好,出租情況一般,在兩年的運營成本中,既有人工費,還有設備的維修費,僅防火系統,一套都需要幾十萬元。
????????針對這些建設投資痛點,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立體停車場。既有小區改建立體停車場,按照相關規定,在滿足結構、消防安全等條件下,其他功能建筑改建為停車場的,可簡化規劃審批流程。居住區利用自有建設用地設置機械設備類停車設施,應取得業主委員會同意,沒有業主委員會的,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居委會等可主動征求居民意見形成決議。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法學院院長高瑛瑋教授認為,隨著私家車數量的激增和用于停放車輛土地面積減少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向立體空間要車位無疑是破解停車難題最有效的途徑。政府首先要從業主觀念引導上入手,通過廣泛宣傳增強業主規范停車的意識,而不是“見縫插針”地亂停亂放;其次從稅收、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出臺相關規定,加大優惠政策配套,降低立體停車位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還可以在土地供應方面給予優惠,對建設養護提供不同程度的獎補,從而使立體車位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對于停車習慣的培養,一些立體停車場的管理者把希望寄托在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上。他們認為,隨著城市治理日益嚴格,道路上的停車位將被取締,車主會逐漸適應小區立體停車位,久而久之就形成習慣。還有一些小區物業方認為,業主所說的不愿意停放到立體停車位其實是為“劃算”二字找借口,是“貪便宜”習慣使然。
????????部分立體停車場管理者的期望正在變為現實。今年4月,鄭州市發布消息稱,將解決車輛亂停亂放問題。機動車要按規定區域和標準停放,取締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停車泊位,嚴查機動車占壓人行道、盲道停車、逆向停車、不按泊位停車等行為。鄭州市停車場管理中心稱,相關措施可以緩解市區交通擁堵,也能夠培養更多駕駛員的良好停車習慣和出行方式。
????????河南省人大代表王永杰認為,優化立體車庫的結構,提高管理水平應該是物業管理部門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針對部分業主嫌麻煩不愿把車停在立體停車庫、因技術不熟練導致停車庫造成損傷等原因,物業管理方應加強停車引導,或根據大多數業主建議,對立體停車位進行優化改造,讓車主停得安全、便捷。
????????本報記者 趙紅旗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