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龍都網訊(周口報業全媒體記者 韓志剛)今年以來,川匯區以“新增零增長、存量負增長”為目標,以創新完善網格化管理模式為抓手,全區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腳步不停、力度不減、尺度不松,以“零容忍”態度持續深入推進“兩違”治理。截至目前,該區共拆除“兩違”建筑800處、30多萬平方米,清除違法用地18處,復耕土地100多畝。
鞏固治理成果,繼續擴大戰果。該區對“兩違”進行全面排查,分類登記,并結合棚戶區改造、百城提質、五城聯創等工作,集中精力抓好重點項目范圍內的“兩違”治理,相繼啟動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兩違”治理專項行動,拆除了一批又一批歷史存量“兩違”。特別是對龍源路兩側、太清路多家汽車4s店、阿闖莊園、古色古香、恒通物流、五交化門前門面房等違法建筑的拆除,群眾拍手稱快,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確保了中心城區七條道路改造項目、賈魯嘉苑安置區項目、新北環項目、原漯阜鐵路綠色廊道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其中,從5月到6月份,川匯區對龍源路兩側112處違建實施集中拆除,最多一天拆除12萬平方米。
治舊控新并重,實現新增“兩違”零增長。為了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川匯區按照“兩違”整治工作要求,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網格化管理模式,定崗定人定責,實行日巡查、日報告制度,特別是防止節假日搶建、偷建,區“兩違”辦負責對各片區工作進行督查。在此基礎上,該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通過政府采購,面向社會購買服務,組建了100多人的“兩違”防控專業隊伍,24小時不間斷巡邏,配合各辦事處開展日常巡查上報、實施拆除等工作。這種全天候、全覆蓋的“網格控違”模式,有效杜絕了違建回潮。今年4月底,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康灣有少數人企圖突擊建房,謀取私利,結果剛開始施工就被巡查人員發現,違建很快被拆除到位。
在治理過程中,該區將“兩違”綜合治理工作納入辦事處、各有關單位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對工作中失職瀆職、不作為、慢作為、怠政懶政行為,由紀檢監察部門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對于確認的違法建設,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應拆盡拆,一律零補償,對違法建設形成了有效震懾。該區還通過懸掛標語、條幅等形式,廣泛宣傳拆違政策,向群眾講清“兩違”的危害和后果,幫助群眾算清違建賬,營造了“不敢違建、不想違建、不能違建”的社會氛圍。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