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楊光林 通訊員 夏文飛) 今年以來,項城市秣陵鎮積極探索“村‘兩委’+鄉賢”鄉村治理模式,組織各村將威望高、口碑好的在外黨員干部、企業家、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推舉為鄉賢,成立村級鄉賢聯誼會,為鄉賢支持家鄉發展、投身公益事業、關愛父老鄉親提供一個平臺,凝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秣陵鎮黨委書記張德志說:“我們發揮鄉賢在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涵養、矛盾化解、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引導鄉賢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出資出力。”
“鄉賢+認領實事”扶貧幫困。廣大鄉賢利用自身資金和技能等資源,為家鄉父老辦理助困、助學、助醫等好事實事300余件,資助14名貧困學生上大學,扶助幫助困難戶90多戶,增進了鄉鄰之間的淳樸鄉情。吳場村鄉賢吳峰,帶頭捐款,集資30余萬元,幫助村里改善道路等基礎設施,每年還為村里捐款3萬多元資助貧困戶,并多次為困難中小學生捐款捐物,資助他們完成學業,為廣大鄉賢為鄉親辦實事、辦好事樹立了標桿。
“鄉賢+發展項目”致富增收。該鎮引導鄉賢幫助鄉鄰學技術、建場地、籌資金、跑市場,實現“先富帶后富、我富帶共富”,先后培育了國富農機合作社、民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西關箱包廠、信德鞋材有限公司等致富增收項目,帶動周邊農民就業120多人,讓更多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鄉賢+美好鄉村”改善村容戶貌。廣大鄉賢積極開展“清潔家園、美好鄉村”專項行動,為村級公益事業出資金、想點子、做貢獻,帶頭建設干凈整潔的美好家園。全鎮百名鄉賢共計捐款130多萬元,整修村道12公里、新建文化廣場3個,并為18戶貧困戶完成“改房、改院、改廁、建門樓”,村容戶貌煥然一新。前年灣村鄉賢夏紅偉,帶頭捐款、集資65萬元,為村里新修水泥路2.8公里、安裝路燈80盞,并新建村警務室1間、娛樂室2間、圖書室2間,安裝監控攝像頭16個,安裝體育健身器材2套,讓前年灣村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一躍成為項城市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鄉賢+文明鄉風”激發內生動力。該鎮結合善行義舉榜、道德講堂和講黨課活動,組織村民了解鄉賢文化,號召群眾自強、誠信、感黨恩,營造了積極學鄉賢、重鄉賢、爭當鄉賢的良好氛圍。同時,依托鄉賢地緣、人緣、親緣優勢,該鎮組建鄉賢調解員隊伍,化解大小矛盾糾紛30余起,包括2起陳年信訪積案,對穩定鄉村秩序、弘揚文明鄉風起到了積極作用。
截至目前,該鎮朱營、前老家、李莊、范冢等10個村成立了鄉賢聯誼會,吸納會員232名,捐資267萬元;另有7個村已完成摸底統計、信函發送、人員聯絡等前期工作,預計年內可成立鄉賢組織。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