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賈偉
太康道情戲《張廷秀私訪》日前在清華大學蒙民音樂廳亮相,精彩的演出贏得北京戲迷稱道。這是太康道情繼2017年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之后又一次在京城亮相。
群眾文化活動覆蓋全縣貫穿全年
年過六旬的孫先生從太康縣中醫院退休后,每逢周末或重大節日都要到縣人民廣場看演出,這已成為他的一個習慣。同老孫一樣,看演出成為太康不少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太康縣委宣傳部圍繞中心,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著力“扶志”“扶智”,凝聚感恩奮進、自力更生的強大精神力量;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開展富有特色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
去年以來,太康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文廣新局等7部門在全縣開展“歡樂中原·文明太康”群眾文化活動,持續叫響太康文化品牌?;顒痈采w全縣,貫穿全年。同時,該縣利用廣場文化、戲曲進校園等形式,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豐富“七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節日文化內涵。針對不同地區群眾文化需要,該縣推出一系列具有太康特色的演出,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提升了群眾的精氣神。太康縣委宣傳部被省委宣傳部授予“文明河南·歡樂中原”群眾文化表現突出單位榮譽稱號。太康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被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授予第十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快樂星期天”將快樂送進村民家
2018年9月16日,太康縣2018年度“快樂星期天”活動在王集鄉前崗村綜合文化廣場舉行。與會領導為該村評出的“好婆婆”“好媳婦”“好鄉賢”等典型進行了頒獎,精彩的演出還為群眾送上豐盛的“精神大餐”。
時下,參加“快樂星期天”活動已成為太康群眾周末的生活方式。2018年10月28日,太康縣老冢鎮劉寨村文化廣場內人頭攢動,氣氛歡樂祥和,熱烈的掌聲此起彼伏。太康縣“快樂星期天”暨老冢鎮2018年民間藝術匯演暨“最美人物”表彰活動在這里舉行。
表彰會前,通過近三個月的初賽、復賽、決賽,遴選出的10個民間藝術節目進行匯報演出。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展示了家鄉近年來發生的新變化,歌頌新時代給農民帶來的新生活。老冢鎮還創新形式,在“快樂星期天”活動中對105名“五星級農戶”、32名“出彩老冢人”、5名“最美駐村隊長”、3名“最美第一書記”、4名“最美駐村隊員”、12名“最美脫貧致富之星”、8名“最美幫扶人”予以表彰?!懊糠曛苣?,廣場都會舉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快樂星期天’讓群眾的星期天更加快樂。”老冢鎮黨委書記寇永立感言,“文化活動的長期開展,有效提升了全鎮群眾的幸福感?!?/p>
在開展“快樂星期天”群眾文化活動中,太康縣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積極創新活動形式,把文藝演出與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相結合,將便利、快樂送進村民家中,以正能量文化活動占牢了農村意識形態主陣地。
送文化下鄉提升群眾精神動力
2018年1月10日,太康縣2018年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春節期間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該縣王集鄉舉行,豐富多彩的送文化下鄉活動從此在全縣拉開序幕。
太康縣婦聯組織的“小板凳巾幗故事會”在獨塘鄉白龍王村開始首場宣講。活動現場,宣講采取廣場舞、扇子舞、三句半、豫劇、道情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太康縣情,編排出了體現巾幗助力脫貧、農村移風易俗、傳承優良家風、婦女維權、婦女“兩癌”檢查等方面的節目,用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宣傳好黨的政策,活躍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h婦聯主席范慧萍介紹,活動在全縣23個鄉鎮陸續展開,用典型的真實事跡影響教育身邊人。
如今,太康縣村村建有文化廣場。該縣縣委宣傳部組織縣文廣新局、文聯等單位充分發揮文化廣場作用,積極成立文藝宣傳隊到各鄉鎮進行巡回演出,組織開展戲曲、影視、音樂、書法、美術、攝影等文藝作品展覽,開展合唱、朗誦等優秀群眾文藝節目展演活動,引導貧困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激發群眾主動脫貧的內在動力。
“好人現象”成太康亮麗文化名片
銀城兒女多壯志,“好人故里”新事多。走進太康,漫步“好人一條街”,步入“好人公園”,猶如走進了“好人的世界”。目前,太康縣已經涌現“中國好人”47名。在一個個好人事跡的感召下,正能量在傳遞,人間大愛在升華,一個個鮮活而生動的凡人善舉正進行著愛的接力,“好人現象”已成為太康亮麗的文化名片。
高賢鄉汪莊村村醫陳國廠前段時間做了一件“驚人”的事情,他把投資600萬元建起的醫養院無償捐給了國家,自己和家人仍住著漏雨的平房。
榮獲河南省第八屆優秀復轉軍人年度人物提名獎的王永興,發揮醫院優勢,送醫送藥下鄉,每個月定期組織4場。同時主動承擔200戶因病致貧貧困戶的醫療救助問題,先后安排貧困戶子女20余人就業。
一個好人,就是一面旗幟。太康縣常營鎮沙莊村尚守凌醫者仁心,20年累計捐款捐物價值500余萬元回報桑梓,光榮入選“中國好人榜”。朱口鎮“中國好人”王勇10余年捐資近千萬元,為助力脫貧攻堅,他還帶頭捐款并建起中藥材扶貧基地,帶領鄉親奔小康。
太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成營介紹,文化惠民活動為群眾幸福加碼,奏響了新時代文明新樂章。去年以來,太康縣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縣域文化發展,通過完善機制、強化陣地、創新載體等舉措,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用主題鮮明的文化唱響文明和諧主旋律,使廣大群眾精神風貌與文明水平同步得到提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