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04-04
記者 徐松
“人民對健康的熱切期盼,就是我們醫護人員的職責。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訴求、解決民生問題、捍衛人民權利、守護群眾健康,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聆聽市政府工作報告后,市人大代表、鄲城縣人民醫院院長于健感慨良多。
于健說,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中開展“聚焦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以來,他積極響應號召,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爭當守護群眾健康的排頭兵。為了方便貧困群眾就診,時刻彰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為民服務情懷,在醫院門診設立了扶貧專用窗口,貧困人口優先檢查、優先診療、優先取藥,累計優惠貧困患者15000余人次,優惠金額達100余萬元。貧困人口住院全部實行先診后結,累計惠及4000余人次,免收住院押金3000余萬元。醫院設立了扶貧專用病房,開通了健康扶貧一站式服務窗口,貧困病人出院時報補一站式完成。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95.6%,高于全省4.15個百分點。對于大病貧困戶逐一進行入戶簽約服務,并通過電話回訪的方式,提供健康咨詢和診療指導,累計已救治大病患者1200余人次。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時時處處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我們醫院投資近10萬元為幫扶村大楊洼村修建了惠民橋,給村里安裝了路燈,邀請縣農林牧專家舉辦農業增收培訓班5期,逐家逐戶滅殺蚊蠅,擺放環保垃圾桶,為全村村民進行免費義診,免費發放價值1萬余元的藥品,抽調專業骨干人員對口幫扶,重點提升村衛生室醫務人員服務水平,由學科帶頭人組成幫扶隊伍,定期為大病貧困戶進行延伸醫療護理服務、體檢、送醫送藥。”在脫貧攻堅進程中,于健牢記“聚焦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要求,把黨的惠民政策精準落實到基層。經于健倡導、醫院領導班子民主決策,縣人民醫院投資100余萬元購置了全市唯一一輛大型流動醫院車,安裝彩超、DR、生化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先后為醫院承擔的43個貧困村和140個非貧困村進行了義診。累計派遣醫護人員3388人次,義診簽約18677人次,免費檢查心電圖6162人次、B超2814人次、DR859人次,免費發放價值59.4萬元的藥品。
要想有效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必須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幫扶力度,做到“縣強、鄉活、村穩”“上下連,信息通”。于是,于健就在省、市人大會議上建議,采取人才“縣招鄉用”等辦法,加快鄉醫培養,提高鄉村醫務人員薪酬待遇,解決鄉村醫務人員后顧之憂,穩定鄉村醫務人員隊伍,筑牢全縣醫療網絡“網底”。
按照縣醫改工作要求,鄲城縣人民醫院牽頭成立了鄲城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在抽調81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衛生機構長期幫扶的同時,針對各單位不同情況進行重點幫扶,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到鄉村,有效解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較弱的問題,初步建立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模式。這讓于健和他的團隊在為民服務方面有了更好的平臺。
“市政府工作報告催人奮進,聆聽之后,我對下一步工作信心滿滿。我將持續發揮人大代表模范帶頭作用,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幫助鄉鎮衛生院加強學科建設,規范運營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業務,帶動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共同發展,實現縣鄉村一體化管理,重點加強一體化家庭簽約服務,把最優質的醫療資源送到一線,把健康送到群眾心坎上,更好地為全縣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于健說。
[責任編輯:翟迪]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