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04-30
□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劉暢 陳希梁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太康縣朱口鎮轄52個行政村、118個自然村,人口10.3萬,是該縣第一人口大鎮。為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朱口鎮黨委、鎮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確立了“經濟強基、綠色興鎮、黨建引領、出彩向善”的新路徑,全力打好發展“組合拳”,敢擔當、謀出彩,開創朱口各項事業發展的全新局面。
“經濟強基”謀鄉村振興
希望的田野,積蓄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朱口鎮緊緊圍繞農業大鎮、人口重鎮的特點,大力發展農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一是叫響特色農業品牌。全鎮紅薯種植面積達到20000畝,整合鎮內10多家粉條加工廠,助力小作坊做大、加工企業做強,培育了“先科”“專科”等粉條品牌,并通過精美設計與精心包裝,逐步將其打造成域內支柱產業,加大媒體宣傳和“互聯網+”推介力度,讓“朱口粉條”走出河南、叫響全國。二是發展現代農業。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力度,依托海恩藥業、富益民農業公司、喬莊豆制品廠等企業,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農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中藥材、菊花、果樹園林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伸農產品生產鏈條。三是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引進溫州賽翔電元有限公司在鎮區投資2000萬元建立分廠,為正泰集團代工生產高低壓開關,就地安置閑散勞動力1000多人,增加務工收入3000余萬元。利用扶貧車間,繼續支持太康炳羽服飾有限公司在朱口進行來料加工,就地安置200人以上。推行鎮黨政班子成員每人聯系一家企業的制度,督促6家優勢企業上規模,促進在建2家企業加快工程進度。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該鎮較好實現了工業與農業一體、產業與產品共融的發展格局。
綠色興鎮實現協調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正在改變著中國。今天,環境問題在深刻改變著全社會的發展理念,改變著各級政府的決策思維。加大綠色投入、創造綠色產能、增加綠色供給,最終實現以人為核心的綠色發展,成為全社會的渴望。
為把綠色發展理念落到實處,朱口鎮黨委、鎮政府全力打造綠色朱口,實現綠色協調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同時,樹立大綠化、大生態的理念,把森林綠化與鄉村振興、環保攻堅、人居環境整治、營造宜居家園結合起來,層層發動,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鎮黨委、鎮政府以鎮區綠化為龍頭,咬定目標,久久為功,著力實現田原林網化、鄉村林園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一個生態宜居的朱口正在美麗呈現。
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
黨建是魂,初心為本 。朱口鎮建立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突出黨委抓黨建職能,認真實施“黨建+”模式,創新發展路徑,把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實行有機結合,凸顯黨建對各項工作的引領作用。
為此,朱口鎮黨委、鎮政府進一步完善《朱口鎮黨員干部量化考核實施細則》和《朱口鎮行政村考核實施辦法》,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業、進位出彩。嚴格執行《上下班簽到制度》《會議點名制度》和《去向報告制度》,認真落實《朱口鎮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進一步織密織實制度籠子,增強每位黨員干部“規矩必須守、紀律必須遵、高壓不可觸、紅線不可踩、雷池不可越”的“鐵紀”意識,正風肅紀。堅持黨組織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發揚基層民主,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打造一支勇開拓、善作為、敢擔當的基層黨員干部隊伍。
“出彩朱口人”發揮“示范效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朱口鎮積極開展“出彩朱口人”評選活動,典型示范帶動,探索鄉村治理的善治之路,不斷弘揚傳統美德和社會正能量,培樹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引導全鎮黨員干部群眾立足崗位,爭先進位謀出彩,爭當“出彩朱口人”。通過評選活動,該鎮探索出一條符合朱口實際的人人向善、向上、向好、向美的善治之路。
“立足實際,謀劃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朱口鎮一方面人口多、消費多、壓力大,另一方面人才多、潛力大,我們要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發揮人才資本的作用,創造新的生產力。”朱口鎮黨委書記劉記表示,“沐浴著黨的富民政策的光輝,應和著涌動不息的時代經濟大潮,朱口鎮黨委、鎮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堅強打拼、艱苦奮斗,打好發展‘組合拳’,謀出彩、要出彩、敢出彩。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共同努力,各項事業一定能迎來發展‘加速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終將在全鎮干群踏踏實實的拼搏進取中,一步步地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