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20-03-09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史書杰 通訊員 李俊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于泰山。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之時,接到全員取消春節假期的通知,固城衛生院全體醫務人員積極響應縣鄉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舍小家、顧大家,充分發揮“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在院長王福來的帶領下,不畏困難,逆行而上,24小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誓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用使命和擔當譜寫了一曲無私奉獻、守衛健康的抗“疫”贊歌。
快速反應,及時行動。1月22日,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后,固城衛生院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全院干部職工緊急會議,研究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領導組織,組織村醫開展疫情防控培訓,及時安排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全體干部職工、各村村醫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全力迎戰新冠疫情。
認真排查,協同作戰。根據上級做好疫情排查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的要求,固城衛生院協同鄉村干部、村醫排查所有從武漢、湖北及其他疫區返鄉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并登記造冊,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對全鄉摸排出的4000多名返鄉人員及密切接觸者的信息要整理上報,每一份表冊都要認真梳理核對返鄉人員情況,從哪里回來?怎么回來的?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與誰一起回來的?到家里后都與那些人密切接觸了?目前有無發熱及其他異常情況?村醫每天都要逐人查看體溫及健康記錄,工作量大,情況復雜。但疾控科全體女同志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她們本著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在防保站長張德華的帶領下,連續奮戰3天3夜,核數字、查邏輯,仔細填報每份表冊,確保每份報表萬無一失。張德華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每天只休息2個小時,吃飯少又不應時,同事們看到她面色蒼白,拿鼠標的手在顫抖,就勸她休息一會兒,但是她說,時間緊、任務重,我們不能停歇,必須把這些信息統計完成,盡快上報,為全縣、全鄉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依據。在她的帶動感召下,疾控科的女同事們一個個奮勇爭先,與時間賽跑,終于把全鄉近5000人的返鄉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信息核對整理完畢,為全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贏得了先機。
不畏疫魔,堅守一線。為做好預防分診工作,該院抽調骨干醫生奮戰在預防分診第一線,他們用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工作態度做好24小時堅守,準備好紅外線測溫儀、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快速手消劑、預檢登記本、發熱登記本,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為每一位來院人員進行測量體溫,利用精湛的醫術做好分診轉診工作,同時做好各項登記,并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消毒等工作,守好戰“役”的第一道防線,切實做到了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對疫點疫區的消毒消殺,疫情的上報和管理,是基層衛生院的重要職責。自1月24日固城鄉發現首例武漢返鄉人員因發燒隔離觀察病例以來,流調組成員在第一時間迅速行動,趕赴病人家中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及家庭終末消毒,摸清患者發病前的每一個活動細節,重點排查其暴露史、活動場所、接觸人群。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追蹤密切接觸者,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每一位風險暴露者,進行醫學觀察,實施健康管理。同時開展健康教育,及時疏導家屬及群眾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分白天黑夜,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醫護人員的身影,在來勢兇猛的大“疫”面前,彰顯了責任擔當和醫者仁心。
領導帶頭,干在實處。面對疫情,作為一院之長的王福來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樹牢“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講政治、顧大局,為群眾、保健康的頭等大事。他每天根據上級指示做好防控的各項具體工作,還要來回穿梭于門急診、預檢分診、各村防控點及張店高速卡點等處進行防控調查,統籌協調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他堅守崗位,吃住在院,常常累的筋疲力盡,但還怕疫情防控和各類報表上有半點疏漏。2月3日夜里固城鄉姜崗村一名武漢返鄉人員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他得知消息后不顧夜深天寒,立即趕赴姜崗村,與村干部具體研究如果患者確診后的封村及密切接觸者的隔離事宜,直到凌晨3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醫院。他常說:我們作為醫務人員,在疫情面前一定要守初心、擔使命,齊心協力,嚴防死守,不能有半點馬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奉獻自己的一切力量。這是一個黨員的責任,更是一個黨員的擔當,在全國上下應對新型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固城衛生院在王福來的帶領下,全院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堅守和擔當,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戰役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欣]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