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20-08-13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韓志剛 通訊員 理效明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川匯區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工作要求,對照測評體系,細化任務清單,嚴格督導落實,不打折扣抓好創建各項任務,全力以赴打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攻堅戰。
高點站位,全力推動。川匯區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當前的中心工作,多次召開動員會、推進會,堅持周例會和周三、周五晨會制度,研究部署工作,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區委書記李宗喜、區長李湛等區四個班子領導帶頭深入一線,督查指導;9個辦事處加大問題整改和自查排名力度;區直各單位按照路長制和網格化分工,一把手帶隊,一線幫助解決創建問題,提升創建工作水平,實現創建工作常態化、全覆蓋。
補齊短板,打造亮點。該區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創建力度,深入推進衛生大清掃、垃圾大清運愛國衛生運動,組織愛國衛生志愿者52627人次,參加活動296834人次;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督促商戶、經營業主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開展垃圾敞篷車排查整治,督促整改126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清理流動攤點259處,治理出店經營173處;集中整治“僵尸車”;規范早夜市管理,取締違規占道攤點461處,暫扣物品120件;專項治理餐飲油煙;持續加強“三小”“五小”場所治理。啟動深化社區治理工程,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建立機關支部牽手小區結對共建機制,全面加強小區黨組織和自治組織建設,發動群眾參與創文創衛工作,推動老舊小區硬件改造和創建水平同步提升。高標準打造24條精品路線,認真完成技術評估資料的整理任務。
完善機制,常抓不懈。川匯區在堅持路長制+門前三包、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重點部位五級網格長、城市管理每月綜合考評、市容工作日等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形成例會推進機制、多方監督機制、問題銷號機制、督查約談機制、培訓指導機制、通報排名機制等6項機制,進一步健全“創文”“創衛”長效機制。同時,強化督查結果運用,通過曝光、通報、約談、追責等手段,倒逼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每周排名倒數的辦事處、區直單位負責人,在周五晨會上作檢討發言。連續倒數的由區紀委監委進行約談,在全區干部作風整頓大會上作檢討,直至追責問責。各辦事處也采取同樣做法,對所屬各社區、行政村每周開展督查,考核排名,獎優罰劣。
廣泛宣傳,全民共建。利用《川匯手機報》、魅力川匯微信公眾號、川匯視窗網站、川匯發布微博賬號編發創建知識。在區屬各媒體平臺開設“五城聯創進行時”專欄,對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及時采訪報道。持續開展“門前三包”紅黑旗評選,“小手拉大手”“最美創建示范戶”評選等活動。通過懸掛宣傳版面、發放致群眾一封信、制作大型公益廣告、出動 宣傳車、組建志愿宣傳服務隊、沿街LED顯示屏滾動刊播宣傳口號等形式,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掀起全民共創共建共享的新熱潮。
川匯區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堅持查漏補缺,務求工作實效,把規定動作做實、把特色品牌擦亮、把加分項目做足,確保重點工作“不失分”、難點工作“少失分”、亮點工作“多加分”,為實現創文創衛目標做出“川匯貢獻”。
[責任編輯:孫婉秋]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