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0-12-31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張猛 張志新
2020年12月30日,在西華縣遲營鄉前喜崗村的一個生產車間里,53名貧困人員坐在板凳上,一邊仔細聆聽縣高級農藝師金廣彥關于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的講解,一邊認真地拿著筆記本做記錄。
自 2020年12月16日起,大家像這樣坐在一起學習聽課已有半月之久。上完這節課,由河南教育廳與西華一職專聯合在遲營鄉前喜崗村舉辦的2020年第二期“精準脫貧技能培訓班”就順利結業了。
近年來,西華縣為了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堅持“扶貧先扶志”“治窮必治愚”的原則,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積極與西華一職專聯系,依托職業學校的技術優勢,積極為貧困群眾開展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科學的農業種植技術和知識,全面提升擺脫困境的綜合素養。
玉米后期容易發病,葉片泛黃生銹,高溫多濕容易發病。防治方法: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加水30公斤噴霧……培訓中,前來上課的44歲學員陳艷麗認真做筆記記錄。在這半個月里,陳艷麗認真聆聽農業專家所授的《花生高產栽培技術》《配方施肥技術》《小辣椒高產栽培技術》等精彩課程,還和其他學員一起到西華縣農科所及蔬菜大棚基地參觀學習,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以前光知道種地,現在才知道用的很多方法都不科學,在施肥方面,不是施肥多,就是施肥少或者節點不對,更別說其他了。”在培訓班學習一段時間后,陳艷麗終于知道了原來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這次培訓,我把一些實用種植技術記了下來。明年,我準備種植幾畝小辣椒,利用這次所學,爭取早日實現脫貧致富。”②8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