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3-10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金月全 通訊員 何雙喜 宋福星 文圖
3月10日上午,扶溝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地、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肩負全縣75萬人民重托,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使命感共赴盛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為謀劃扶溝經濟社會發展宏偉新藍圖貢獻智慧和力量。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孫紅偉、耿黨恩、姜永來、武衛東、閆忠玉、尚守永、曹來凌、任松奎、張禹、魏軍占、郭功用、鄭峰、王世學和縣領導崔衛國、張建中、李明朗、王霄靈、趙紅亮在主席臺就座。
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本次大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并設分會場。
會議應到代表257名,實到代表249名,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由常務主席姜永來主持。
上午8:30分,大會在隆重的國歌聲中開幕。
在熱烈的掌聲中,縣長崔衛國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一年來,各級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廣大醫護人員堅守一線,全縣上下眾志成城,實現了疫情防控“零確診、零輸入、零擴散”。打好“六穩”“六保”主動仗,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項目及時有序復產復工,7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全面止負轉正。初步核算,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7億元,同比增長1.8%,居全市第四位。打好了項目建設進步仗,新簽約落地項目24個,合同總投資236億元。特別是,落地總投資150億元的中垣環保科技印染產業園項目,實現了百億元項目“零突破”。全力打造“中原菜都”。蔬菜產業發展提檔加速,扶溝被確定為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脫貧攻堅圓滿收官、污染防治攻堅成效明顯、重大風險防控有力有效。這一年,在強農固本中夯實了奮進基礎;這一年,在城市提質中展示了奮進形象;這一年,在改革創新中激發了奮進活力;這一年,在保障民生中擦亮了奮進底色;這一年,在統籌協調中凝聚了奮進力量。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該縣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這五年,是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的五年、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五年、是“三農”基礎更加穩固的五年、是城區面貌持續改觀的五年、是改革開放取得實效的五年、是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五年、是民生福祉有效增進的五年。
“十四五”時期,扶溝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堅定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根本遵循,找準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度對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融入鄭州“一小時”交通圈,實施“中原菜都”建設戰略,提升發展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現代工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壯大實體經濟,促進城鄉繁榮,優化生態環境,鞏固脫貧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激活內生活力,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溝樣板”,建設城鄉秀美、經濟繁榮、宜居宜業宜游新扶溝。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對外開放構建新格局、社會文明展示新風貌、綠色發展彰顯新成效。
報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須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三牛精神”,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聚焦加快發展,認真做好項目謀劃、扎實開展項目招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高質量抓好項目建設;聚焦鄉村振興,扛牢糧食安全責任、扎實推進鄉村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抓好“三農”工作;聚焦“一都兩業”,全力打造“中原菜都”、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第三產業,高質量抓好產業轉型;聚焦宜居宜業,優化規劃設計、加大建設力度、細化城市管理,高質量抓好城市提質;聚焦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各項改革、積極搭建創新平臺、更高水平擴大開放,高質量抓好動力變革;聚焦行穩致遠,以常態化的疫情防控護航發展、以可持續的生態環境推動發展、以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助力發展、以更敏銳的風險意識保障發展,高質量抓好環境優化;聚焦實干惠民,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治理機制,高質量抓好民生保障;
報告強調, 要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打造“忠誠”政府,全力打造“法治”政府,全力打造“服務”政府,全力打造“擔當”政府,全力打造“廉潔”政府。
會議號召,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扶溝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扶溝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②9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