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祖會上攤位整齊規范,商品琳瑯滿目。
民警著裝整齊,嚴守崗位,確保朝祖會現場治安穩定。
環衛工人認真打掃公共衛生間。
城管隊員對違停車輛進行拍照取證,提醒車主盡快駛離,只提醒不處罰。
今年朝祖會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部門遵循“一切為了游客、為了游客一切”的辦會理念,恪守職責,密切配合,呈現出小木屋攤位規范整齊、廣場地面干凈如洗、設施安檢井然有序、“首錯不罰”溫情執法、救弱扶殘志愿服務時刻在身邊等諸多亮點,實現了廣大游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首錯不罰” 城管溫情執法暖人心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為服務好來淮游客、增強游客認同感,淮陽區城市管理局秉承“一切為了游客,為了游客一切”的服務理念,全力服務朝祖會,持續提升市容品質,積極推行溫情執法、溫馨服務,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
溫情執法順民意
區城管局推行“首錯不罰”制度,在執法中發現車輛違規停放,將在違停車輛的醒目位置放置“溫馨提示卡”,通過電話、短信形式提醒車主盡快駛離,只提醒不處罰。對長時間未駛離的車輛,城管隊員先將車輛拖離現場,恢復市容秩序,在隨后對違停車主進行處罰時,也不再是機械式的經濟處罰,而是將學習《周口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作為替代,教育車主文明停車,從源頭上對違停治理起到更為行之有效的作用。
在面對流動攤點占道經營治理上,同樣“首錯不罰”,對初次違規經營的經營者,城管隊員將進行勸離,并引導其在劃定的經營區域內依法依規從事經營活動,對屢次違規經營的經營者,組織集中學習《周口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不再進行經濟處罰。
設立臨時疏導點
區城管局采取疏堵結合管理模式,在西華門和東蔡河橋、朝祖大道停車場附近設置臨時經營點120處,引導流動攤點入駐經營,對進入經營點的商戶嚴格管理。在東、西蔡河橋上劃定工藝品銷售攤位,方便老年人進行紀念品銷售。
成立志愿服務隊
從貼心服務游客的工作態度出發,區城管局在人流量最多的東、西蔡河橋設立兩處志愿者服務點和兩個便民服務點,為來淮游客提供茶水、氣筒、雨傘、應急藥品等便民服務,并免費向需要的群眾發放一次性口罩。他們調配人員10名、車輛3輛,向出行不便和遇到困難的游客提供幫助。截至3月29日,幫助走失兒童找到家人23人次、護送迷路老人回家14人次、幫助求助群眾70余人次。
立體網格防控保民安 嚴打攔車收費沒商量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區公安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嚴密制訂安保方案和應急預案,投入警力600余人,聯合其他安保力量1800余人分布在10個安保網格內,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采取由公安民警牽頭,景區、廣場工作人員、城管隊員、保安員四位一體工作模式,每個網格都是一個作戰單元,確保廣大游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他們從多個層面同步開展現場安保、交通疏導、勤務保障等工作。在陵區及廣場內開展網格式武裝巡邏,震懾違法犯罪,維護治安秩序,特別是對于進出口、燒香場所等重點部位加強秩序維護、群眾疏導等工作,嚴防擁擠、踩踏等人員傷亡事故和火災事故的發生;加強城區重點部位、重要路段的巡邏防控,提高見警率、管事率,預防在先,降低發案。他們加大對私設停車場、攔車收費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目前拘留3人,現場批評教育16人,訓誡12人,聯合城關鎮、區交通局查封停車場1處。
3月24日中午,特巡警大隊便衣反扒隊員發現在廣場網紅攤位前,一名女子混跡在人群中來回走動,形跡十分可疑,反扒隊員對其密切觀察,該女子以左肩挎皮包為掩護實施盜竊。反扒隊員以多年的經驗判斷,嫌疑人“得手”后會將財物及時轉移。為了找到她的接頭人,反扒隊員一路監視嫌疑人。在南廣場又一次“得手”后,嫌疑人與接頭人在“親水平臺”準備轉移財物時,反扒隊員果斷采取行動,成功抓獲兩名扒竊犯罪嫌疑人,并將被盜手機歸還失主,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據悉,僅3月27日、28日,淮陽警方就抓獲扒竊犯罪嫌疑人3名,截至目前,共抓獲扒竊犯罪嫌疑人6名、逃犯3名、其他嫌疑人1名,有力保障了廣大游客的財產安全。
木屋攤位規范整齊 經營環境文明有序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為了打造朝祖會一流的旅游祭祀環境,羲皇文化廣場綜合管理辦公室在以往舉辦朝祖會的經驗基礎上,打破常規,勇于創新,依托淮陽“一湖一陵一古城”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全面提升廣場整體經營環境,以良好的風貌呈現給來淮游客。
標準小木屋取代往年彩棚。為了提升羲皇文化廣場整體的經營環境,迎合5A級旅游城市創建的標準,羲皇文化廣場綜合管理辦公室打破以往搭建彩棚的常規,經過多方考察、對比,合理規劃攤位,定做高標準的小木屋,以午朝門為中心、沿蔡河南北兩側擺放,讓游客感受到朝祖會的品位與檔次,成為朝祖會一個亮點。羲皇文化廣場攤位木屋的升級改造,改變了以往游客對廣場會大人多、臟亂差的不良印象。為了展現湖陵相照的特點,新一屆朝祖會撤除羲皇文化廣場沿湖區域的所有經營點位,使廣大游客在祭祀參觀的過程中,也能盡賞龍湖的美麗風光。
公開競拍攤位,黃金攤位成網紅打卡地。羲皇文化廣場綜合管理辦公室認真籌劃,精心組織,聯合財政、公安、紀檢、工商、龍湖管理處、電視臺等相關單位,對所有攤位進行公開競拍,廣大商戶積極踴躍報名,拍賣會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競拍者現場叫價,直接交費,使得每名競拍者都能夠得到稱心如意的攤位。其中,黃金攤位以27.2萬元租金成交,成為網紅打卡地。
“四個強化” 確保廣場地面干凈如洗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朝祖會開幕以來,在區住建局黨組的周密部署下,環衛隊提前謀劃,自我加壓,堅持“四個強化”,羲皇文化廣場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強化保潔力度。嚴格要求環衛隊落實第一次灑水降塵及普掃完成時間,避免出現垃圾清掃不到位、清運不及時等現象;在重點區域增加保潔力量,安排專人定期對垃圾桶、公廁進行擦拭、保潔,確保朝祖會期間環境干凈整潔。
強化工作創新。朝祖會開始之初,環衛隊按照平時的方法進行工作,效果不佳,在朝祖會指揮部的要求和指導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統籌兼顧,點面結合,制定“一、二、三”工作法和“六個一”工作制度。“一、二、三”工作法即:每天一次例會,統一思想,確保領導指示落到實處;每天兩次普掃,確保路見本色不揚塵;每天三班輪崗,確保工作無縫隙、垃圾不落地。“六個一”工作制度即:機掃過后撿一遍、保潔車輛沖一遍、果皮箱上擦一遍、衛生死角清一遍、公廁里外拖一遍、綠帶樹池過一遍。
強化后勤保障。由于廟會會期時間長、客流量大、任務繁重,除保障環衛工人早餐外,為廣場內環衛工人提供午餐,解決就餐難問題,保證環衛工人不脫崗,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為了體現區委、區政府對環衛工人的關心和人性化管理,在廣場設置4個環衛工人服務點,提供開水、口罩、臨休凳子等設施。
強化問題整改。朝祖會期間,他們堅持以日志形式將當天工作情況在環衛工作群內進行通報,對自身發現的問題及上級領導指出的問題舉一反三、及時整改,確保問題不過夜。
景區贈送環保香 文明祭拜揚新風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施修興) 一年一度的羲皇故都朝祖會(俗稱二月廟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日均數萬人次的客流量讓朝祖會熱鬧非凡。但與往年不一樣的是,每位游客手里只拿著3支直徑不足0.5厘米、長度不超過30厘米的環保標準香,大包大包的寶、裱、冥幣等紙質祭品不見了,環保而又文明的祭祀風尚已經形成,藍天白云出現在了景區上空。
今年,太昊陵景區認真貫徹落實《宗教活動場所和旅游場所燃香安全規范》精神,提倡禁燒高香,開展文明祭祀活動。一是通過張貼公告、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營造文明燒香的氛圍。二是聯合廣場辦、城管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對景區周圍售香攤點進行管理,要求所有售香攤點不得出售超標香,不得勸說、誘導游客購買高香、大香,不得惡意向游客兜售高香、大香,發現一起、處理一起。三是在景區周邊設立多重安檢門,對私帶和偷帶大香或寶、裱、冥幣的游客進行阻截。四是加大對景區內各燃香點的管理力度,嚴禁在景區內燒高香、大香、冥幣及紙帛等物品。對禁燒工作不理解的香客耐心勸說。為了滿足游客在太昊陵景區的祭祀需求,在游客入園的時候,景區隨票贈送3支環保標準香。游客不僅滿足了祭祀愿望,還節省了一筆買香錢。
值得一提的是,在祭祀現場,不時能看到一些游客手里捧著鮮花或拿著鮮果之類,進行祭拜活動,一種更加文明的祭祀風尚正在悄然形成。
游客測量體溫井然有序 無人機高空喊話應急疏導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八方游客齊聚朝祖會,如何做好疫情防控、鑒別“嫌疑人”、處置突發情況?這一系列問題,成為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了做好朝祖會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羲皇文化廣場綜合管理辦公室在廣場上設置4處安檢通道,配備48個最新型安檢門、100部安檢掃描儀、8臺箱包查驗機,嚴查進入安檢通道的人員情況。新型安檢設施具備人臉識別、體溫檢測、實時抓拍功能,記錄保存時間長達3個月之久,通過嚴格的安檢及疫情防控舉措,確保朝祖會期間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安全檢查與疫情防控壓力巨大,廣場管理辦劃分六個網格,定人定崗定責,嚴格網格化區域分工布局,全天候進行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巡邏排查,嚴查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提醒游客掃健康碼、佩戴口罩,體溫檢測正常后方可進入廣場,確保景區安全。
朝祖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也給廣場整體區域的機動巡邏增加了較大困難,廣場管理辦針對這一情況,及時想法解難,租用新型的無人機實時巡航喊話,利用高空遠程拍照錄像模式,全觀廣場各個區域,以備應急各種突發情況。同時,提醒廣大游客佩戴好口罩,不要聚集,做好疫情防控;提醒廣大商戶規范經營秩序,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幫助走失走散的兒童、老人及時找到他們的家人。通過無人機不間斷巡航喊話,讓來淮游客切實認識到朝祖會廣場管理的規范性與現代化。
真情服務零距離 貼心關愛殘疾人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朝祖會開幕以來,區殘聯轉變服務方式,貼心服務、真情相待、親情感化,積極開展殘疾人服務管理工作。已勸返外地殘疾人251名,幫助115人解決臨時居住及飲食問題,樹立了淮陽形象。
區殘聯成立由理事長任組長,副理事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抽調精干力量,以龍都大道為主線,分兩大殘疾人服務區,分片包干,由2名副理事長負責,責任到人,分2組配備2輛殘疾人管理服務車,對城區道路橫向縱向巡視。巡視車開通以來,為殘疾人服務350余人次,大大解決了殘疾人的實際困難。同時,設立殘疾人服務站,為殘疾人提供全天、全程、全方位服務。
在服務站里,殘疾人志愿者宣傳殘疾人自學自強的典型,鼓勵殘疾人自立自強自尊自愛,增強他們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并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對外地愿意離開淮陽返家的殘疾人,志愿者主動幫其購買返家車票,送到車站,并拍照留念,保證參會殘疾人的安全。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