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4-16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徐松 通訊員 劉志剛
近日,河南省委改革辦發文《關于表彰河南省優秀改革成果的通報》(豫改辦發〔2021〕2號),通報表彰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優秀成果,鄲城縣醫共體改革榮獲河南省優秀改革成果一等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醫改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攻堅克難,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努力推動醫保、醫藥、醫療“三醫”聯動,包括分級診療在內的各項醫改任務正在順利推進,越來越多的醫改成果正惠及更多的百姓。2018年底啟動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以來,鄲城縣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各項部署,先試先行、銳意改革,堅持創新、大膽實踐,以醫共體建設為載體,以醫保支付改革為杠桿,整合縣域醫療資源,緊緊圍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化醫保、醫藥、醫療聯動改革,著力破解基層醫療“最后一公里”難題,全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激發基層衛生健康事業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試點縣作用,為河南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操作、可推廣的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鄲城縣縣域綜合醫改工作先后被國務院辦公廳、河南省政府表彰為2019年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評為2020年度全國“推進醫改、服務百姓”十大新舉措。
鄲城縣于2014年10月被命名為全省首批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縣,2016年6月被命名為全省首批綜合醫改試點縣,2018年12月被命名為全省首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2019年12月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真正實現破冰醫改,全面發力,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在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的進程中,鄲城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比率高于一切貧困因素,占全縣貧困發生率的64%之多,圍繞讓群眾“少生病、看起病、看好病”的目標,在全國醫改政策指引下,鄲城縣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精準號脈、查實病灶,動員全縣力量實施醫改,于2018年12月全面啟動鄲城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把全縣4家縣直公立醫院、23個鄉鎮衛生院、560個村衛生室和26家民營醫院,組建成4個緊密型醫療健康服務集團。一方面,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縣委、縣政府先后投資10.4億元,建設縣人民醫院新區和縣中醫院新區,提升改造縣中心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投資1186萬元,改造提升440個村級衛生所,新建48個標準化衛生所,實現標準化衛生所全覆蓋;投資3500萬元,打造鄲城縣全民健康信息服務平臺,推進醫共體資源調配、業務經營、質量評價、財務分析、效率監測等數字化管理,探索建立快捷、高效、智能的診療服務形式和全程、實時、互動的健康管理模式。目前,全縣醫療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基層網底作用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統籌資源調配,加大對口支援幫扶力度。積極推行“雙下沉一共建”舉措,縣級優秀管理人才下沉,縣級骨干醫師下沉,開展科室聯合共建。自2018年推行醫共體建設以來,已下派鄉鎮衛生院長14名、副院長15名,315名縣級骨干醫師長期在基層進行對口幫扶,為基層培養全科醫生142人。全縣已有11個鄉鎮衛生院與集團總醫院建立科室共建共享。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培育了基層診療服務信任度,打消了基層群眾就診顧慮,促進了基層群眾就診積極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基層衛生院實現了“兩回流一提升一降低”,即留住了技術人才、留住了住院病人,提升了業務收入,降低了基層群眾看病就醫的費用支出。
鄲城縣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付登霄說:“我們將珍惜榮譽,鞏固成果,下一步,我們將以思路破弱點、以改革攻難點、以創新抓重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改革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持續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②5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