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
2021-05-17
求職過程中總是重復體檢,“慢就業”缺少社會保障,大學生自行創業缺乏資金、政策扶持……這些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的急難愁盼事,在北京市人社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中,得以真正地解決,該局聯合教委、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取消了北京市用人單位錄用高校畢業生的入職重復體檢。(見5月16日《北京青年報》)
重復體檢不僅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額外增加畢業生的經濟負擔,還浪費寶貴的醫療資源,有些體檢項目短期內多次做,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
體檢結果互認共享,從技術上來說并不復雜,值得推廣。部分用人單位之所以讓求職者重復接受體檢,一方面認為這是必須走的“流程”;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體檢造假。事實上,廣東深圳、東莞等地早年前就曾出臺規定,應聘人員只需持有一份相關部門認可的體檢報告,一年之內無論找幾次工作都不用再做體檢。
推動入職體檢結果互認,還要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比如,制定統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體檢行業標準,確保體檢報告的真實性;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對體檢造假者及對要求重復體檢的用人單位,予以相應懲戒;在共享結果的同時兼顧信息安全,做好個人隱私保護。(付彪)
[責任編輯:凡留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