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力”提升 跑出“川匯速度”——訪中共川匯區委書記劉德君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韓志剛
“市五次黨代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重大時刻,在我市‘十四五’開局起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周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大會向全市干群發出了‘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建設中原崛起新高地’的動員令,全面描繪了周口未來五年發展的美好藍圖和戰略舉措。市委書記安偉所作的報告,站位高、視野廣、觀點新、措施實,是指導我們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周口、高質量實現現代化周口的綱領性文件?!?0月13日,中共川匯區委書記劉德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報告提出,要推動中心城區起高峰。這讓40萬川匯人民感到十分振奮,更加堅定了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眲⒌戮f,特別是安偉書記在參加川匯區代表團討論時提出加快提升承載力、聚合力、支撐力、創新力的要求,為川匯區下一步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作為中心城區的主城區,川匯區將按照報告確定的戰略任務,圍繞“一區四高五個川匯”工作思路,聚焦“四力”提升,踐行“三標”“六增”,勇挑重擔,當好標桿,為實現“中心城區起高峰”跑出川匯速度、貢獻川匯力量、書寫川匯擔當。
劉德君告訴記者,市五次黨代會圓滿結束后,川匯區把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大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迅速掀起宣傳貫徹熱潮。一是堅持先學一步。9月30日上午,川匯區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第一時間傳達市五次黨代會精神,對全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進行部署,推動市五次黨代會精神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動員廣大黨員群眾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部署上來,轉化為促進川匯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齊心協力推動中心城區“起高峰”。二是系統謀劃思路。國慶長假期間,川匯區連續召開經濟工作專題會、安全穩定工作專題會和辦事處工作專題會,聽取各方意見,對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經濟運行調度、醫療教育發展、營商環境打造、安全穩定等重點工作進行系統謀劃,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從發展條件基礎相似,發展經驗全省、全國領先的地區選標桿、定標準、尋突破,跳起來摘桃子,通過比學趕超,讓本單位本部門各項工作指標與自身前期相比有明顯進步,在全市、全省同類排名不斷前移,實現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三是完善制度體系。圍繞市黨代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加緊構建“1+N”制度體系?!?”就是制定出臺《川匯區“勇挑重擔、當好標桿”20條措施》,作為組織保障、建章立制的總綱;“N”就是逐項對應市五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及川匯區的工作要求以及對川匯區具有關鍵指導意義的政策點,進一步細化編制貫徹落實的具體工作計劃和工作制度。目前,《川匯區“勇挑重擔、當好標桿”20條措施》已編制完成,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見,其他工作計劃和工作制度正在加緊編制。
作為老城區,川匯區基礎薄弱、產業層次不夠高,提升“四力”是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劉德君說,一是以高標準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承載力。要搶抓城市更新機遇,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完善水電路暖等基礎設施,加快實施一批園林綠化項目,新建和改造一批街頭游園,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持續完善防洪排澇體系,全面提高防御災害和抵御風險能力,打造韌性城市,切實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激發城市活力,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二是以教育、醫療為牽引提升聚合力。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引進“互聯網醫院”,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用數字賦能醫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全覆蓋。要聚焦學前教育難、義務教育擠、高中教育差、職業教育弱等問題,加大投入力度,放大優質教育資源,讓更多的好學校向中心城區聚集,真正讓千家萬戶的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醫療教育服務。三是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支撐力。樹牢“項目為王”鮮明導向,圍繞綠色建材和智能終端兩大主導產業,繪制“四個圖譜”,開展“五個拜訪”,精準招商引資,強鏈延鏈補鏈,滾動實施“三個一批”,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硬支撐。以觀光農業、城郊經濟為重點做精一產,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做強二產,以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做優三產,以數字經濟提效增能,著力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重要事項,真正實現川匯區整體實力的快速躍升。四是優化創業平臺和創業生態提升創新力。要強化創新驅動,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育壯大創新主體,著力培育創新生態。要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統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要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市區聯動,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實施優勢資源再造戰略,有效整合類資源、鏈資源,釋放疊加共振效應,讓創新活力充分涌流、創業潛力有效激發、創造動力競相迸發。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報告指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劉德君說,川匯區把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底線、紅線、高壓線,深入開展平安建設,著力化解歷史遺留難題,全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不斷增強群眾的安全感。特別是在社會治理方面,要繼續探索完善一套機制、一套網格、一套系統的“三個一”工作模式,推行“線上吹哨、線下報到”工作機制,構建全面、暢通、精準、高效、實時、透明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力爭出經驗、當典型,創造川匯社會治理品牌。
報告指出,要以周口森林野生動物園為平臺,打造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標準最高、動物品種最多的綜合性文旅項目;以承辦中國雜技春晚為契機,加快推進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和雜技類大專院校建設,全力支持申創中國雜技金菊獎在周口舉辦,讓周口雜技叫響全國、走向世界。在劉德君看來,川匯區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融合發展大有可為。下一步,要深入挖掘,讓特色文化資源“活”起來,使文旅產業成為川匯經濟發展的新變量。加強與河南建業合作,加快推進周口源項目建設,將關帝廟片區打造成集商業、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城市文化新名片。依托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充分挖掘和弘揚全國“雜技之鄉”的文化品牌,積極推進度假酒店、美食文化街等相關配套項目建設,辦好全國雜技春晚并爭取長期落戶。發展鄉村旅游,圍繞沙潁河沿線景觀帶,持續推進沙潁生態谷建設,探索發展民俗觀光、精品民宿、網紅打卡地等產業,把美麗資源變成美麗經濟,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③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