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林:加強種子科技創新 保障糧食安全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杜林波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周口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韓玉林是一名農業科研人員,他始終堅持種子科技創新,以培育更多的優良品種來保障穩糧食安全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20年來在農業科研崗位上愛崗敬業、默默耕耘,以一名普通農業科研技術人員的情懷,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投入到小麥育種工作中。
韓玉林以田野為伴、與小麥為友,早出晚歸更成了工作常態,經年累月的田間勞作,他從一名玉樹臨風的書生變成了皮膚黝黑的“老農”。 功夫不負有心人,韓玉林在小麥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培育等科研創新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參加了培育小麥骨干新種質——周8425B和周麥22、周麥27、周麥28等小麥新品種22個,還有10多個小麥新品系正在參加國家、省級等各級試驗。韓玉林培育出的小麥品種具有優質高產抗病抗逆等優點,深受農民喜愛,也形成了國內“周麥”知名品牌。周8425B被全國12個省、市172家育種單位應用,培育出小麥新品種415個,累計推廣種植6.6億多畝。
經過努力,韓玉林和他的團隊在2018年育成的國家審定的優質強筋、高產抗病抗逆小麥新品種周麥36號是目前國家黃淮南片麥區主推品種之一,三年來已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000多萬畝,累計增產達3億多斤。韓玉林2020年被評為河南省高層次人才,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
作為一名農業科研人員,韓玉林很重視科技成果的推廣工作。他說:“培育小麥新品種最終目的是讓農民種上好品種,產出更多的糧食,國家的糧食安全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為此,韓玉林經常對農業生產進行調查,在小麥生長關鍵時期下鄉進行科技培訓,開展廣播電視講座及發放技術資料推廣技術,特別是疫情期間,他利用大喇叭、微信等非接觸方式進行技術宣傳,聽課群眾累計達數萬人次,提升了農村技術人員的能力,為農業“最后一公里”貢獻了的力量。
近段時間,韓玉林正組織所屬團隊認真學習省黨代會精神。報告中提出的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以“三聯同構”提升農業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展現河南擔當的會議精神,讓韓玉林倍感振奮。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作為一名農業科研人員,韓玉林將認真落實黨代會精神,帶領小麥育種團隊主動作為,不斷加強攻關能力,創新創造育種方法,在加快培育小麥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服務上下功夫。②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