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強 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文化”一詞,包羅萬象,上至意識形態,下到日常生活,都浸潤其中。《春秋左傳·正義》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名自禮儀和服飾而來,可見文化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影響力。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八部分聚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十年砥礪,十年歌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的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我們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有效培育和廣泛宣傳,民族認同感、自豪感與日俱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入推進,根據北宋青綠山水畫《千里江山圖》創作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一票難求,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文創產品激起無數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獲外交部頻頻轉發,出圈國外……中華文明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揚。
高瞻遠矚,繼往開來。對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二十大提出新要求: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歷史之河奔騰向前,復興氣象壯闊恢宏。堅定文化自信不能止步于坐而論道,必須體現在文化自強的行動上,讓我們攜手并進,以更加主動的精神力量,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勇毅前行!②2(趙云云 喬小納)
掃碼看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