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強化示范引領 建設和美鄉村
周口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國防 通訊員 梁衛民
做好統籌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宣傳引導、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近年來,鹿邑縣采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收到顯著成效。
持續開展“千萬工程”示范村建設。該縣連續4年把 “千萬工程”示范村建設列入全年民生實事,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抓點帶面、示范引領的方式,每年評選出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集體經濟基礎較好的50個村作為 “千萬工程”示范村重點打造。同時,強化財政支持,嚴格創建標準,創新工作措施,從村莊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亮化、完善服務功能等方面,全方位推進示范村創建,探索出一條符合縣情實際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新路徑。通過 “政府主導、村級組織、群眾參與、社會支持”的共建模式,變 “給錢辦事”為 “以結果獎錢”。3年來,該縣財政累計獎補資金1.7億元,撬動社會資金3.1億元,建設農村道路697公里、鋪設下水道17萬米、植樹15萬多株、治理坑塘2923畝,推動了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打造 “三鎮一線”精品示范線路。該縣根據工農業區位優勢和地域文化特色,依托蔬菜基地和華冠種業、制造業、老子文化產業,規劃建設馬鋪鎮—渦北鎮—太清宮鎮為“三鎮一線”,打造 “農業產業化+工業集群化+老子文化核心區”充分融合的精品示范 “新高地”。其次,結合實際定位和特色,高起點規劃,建成示范樣板。依托特色小鎮建設,精心打造,穿點成線,輻射帶動周邊鄉村乃至全縣。同時,加強系統性、前瞻性研究,積極探索,以更高標準要求,著力把農村建成規劃布局美、村容村貌美、鄉風文明美、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家園。縣直有關單位協同3鎮統一行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班加點推進,目前項目工程已基本竣工。3鎮共拆除危舊房和殘垣斷壁、私搭亂建等300余處,治理溝渠2.3萬米,栽植綠化樹木4萬多株,美化沿線墻體15萬平方米。
扎實開展鎮區提升建設。為改善鄉鎮環境面貌和生產生活條件,該縣優先選擇玄武鎮、邱集鄉等9個鄉鎮政府所在地作為環境整治提升示范鎮區,縣級財政投入1800萬元,以獎代補,率先在上述鎮區開展環境整治綜合提升試點。各鄉鎮按照 “完成一個規劃、抓好七項整治、完善六項建設”的工作任務,結合本鄉鎮實際,精心編制規劃,突出文化底蘊、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綠色發展等特點,提高規劃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與此同時,統籌兼顧鎮區近期建設和長遠發展,立足當地優勢和特色,制定整治提升重點,扎實有序推進綜合提升建設,目前所有提升建設項目已基本竣工。
激發群眾建設家園內生動力。以 “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為抓手,充分發動群眾力量,積極探索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法,引導在外創業有成人士、鄉賢助力人居環境整治,探索共建共享美麗宜居環境新路子。各鄉鎮廣泛征求鄉賢、外出人員、退休干部、黨員、村民意見和建議,充分利用張貼標語、懸掛條幅、村級大喇叭、微信推送等方式營造濃厚氛圍,發動村民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一些鄉賢人士積極響應,發揮優勢,主動出資為家鄉修建道路,整治溝渠坑塘,種植綠樹,墻體刷新等。該縣太清宮鎮在外創業有成人士、后雙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曾投資千萬元實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在其示范帶動下,該鎮先后有17名在外創業有成人士捐資支持家鄉建設,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