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都時評
媒體人要強健“文化體力”(沙潁時評)
最近,“文化體力”一詞很火。當沒有精力讀書和看文藝片時,年輕人愛調侃自己“上班殺死了我的文化體力”。在快節奏、高強度的人工智能時代,媒體人又該如何強健“文化體力”? ...[詳細]
2025-04-14傘下溫情點亮城市之光(今日談)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連日來,本報視頻號推出的一個溫暖人心的短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引發眾多網友點贊。 ...[詳細]
2025-04-14以書為媒 一舉多贏(沙潁時評)
近日,第三屆周口伏羲書展中心城區專場吸引眾多外地游客慕名前來買書,這一現象意義非凡,彰顯了書展獨特的魅力與深遠價值。 ...[詳細]
2025-04-11以志愿微光,照亮文明春色(沙潁時評)
近日,周口植物園里的牡丹花爭奇斗艷,吸引萬人共賞,而那穿梭在花海與人潮中的“志愿紅”,同樣成為一道不可或缺的亮麗風景。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志愿服務精神,傳遞著春日里的愛與溫暖。 ...[詳細]
2025-04-10關于“周口作家群”概念問題的探討
周口文脈綿長,文學歷史悠久。但是,關于“周口作家群”的概念,據筆者考證,始于2000年。2000年4月,姚建華在碩士論文《帶有潁水魚腥和小草氣息的文學》中,專門研究新時期以來周口作家小說創作,其副標題為《“潁河(周口)作家群”論》。 ...[詳細]
2025-04-09讓改革與嚴紀同頻共振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指出,要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激勵廣大干部銳意進取、奮勇爭先。作為新時代的組工干部,要把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落實到組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為黨的事業鑄就更加堅實的組織保障。 ...[詳細]
2025-04-09從唯物史觀看“兩個結合”的哲學基礎
“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命題是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正式提出的。 ...[詳細]
2025-04-09周口歷史文化溯源 ——從周口裴李崗文化到夏時期文化遺址的考古學調查和思考
周口市素有“華夏先驅,九州圣跡”之譽。觀察中原文明與周圍文明的相互關系,結合周口已調查發現的早期遺存情況,可以粗略地梳理周口在新石器時代各族屬文化的分布情況。首先受裴李崗文化特別是賈湖類型的影響,裴李崗文化范圍向東擴展到扶溝—太康—鹿邑—項城一線,文化內涵以扶溝前閘遺址為代表,應屬裴李崗文化晚期賈湖類型。 ...[詳細]
2025-04-09高額彩禮之風不可長(沙潁時評)
“一動不動,萬紫千紅”“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沒感情”……這些耳熟能詳的順口溜,直觀道出了部分農村地區高額彩禮的現狀,也刺痛著許多適婚年輕人的神經。農村高額彩禮怎么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 ...[詳細]
2025-04-09人人都是城市“文明名片”
近日,隨著氣溫持續升高,旅游市場迎來旺季,周口憑借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游玩。在這個關鍵時期,周口的文明城市建設也顯得愈發重要。城市的文明形象不僅取決于現代化建設,更在于每一位市民的文明素養。 ...[詳細]
2025-04-08講短話 開短會
“會開得越長,地里的雜草長得越深。”這是當下基層干部群眾對那些冗長低效會議的抱怨。 ...[詳細]
2025-04-08讓“老有所樂”和“老有所為”相得益彰(沙潁時評)
近日,《周口日報》以《銀發學堂點亮“家門口”的精彩晚年》為題,報道了周口老干部大學建業社區分校的相關情況。 ...[詳細]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