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家鄉的老屋
豫東平原,沃野千里,民風淳樸。我的老家就坐落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村子的東頭,有一座老屋,它承載著我童年的歡聲笑語,見證了我成長的點點滴滴。每當我回到家鄉,總是忍不住走到老屋前,撫摸那斑駁的墻壁,感受歲月的滄桑,往事歷歷在目。 ...[詳細]
2024-12-26
冬夜書香
外寒氣逼人,夜色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絨布,將整個世界緊緊包裹。床頭臺燈的光亮柔和而溫暖,我獨自沉浸在書的海洋中。這是屬于我一個人的夜讀時光,靜謐而深邃,仿佛能聽見時間在字里行間流淌的聲音。 ...[詳細]
2024-12-26
文章之道 ——讀芷蘭散文《情動花洲》有感
芷蘭的紀實散文《情動花洲》刊發于《奔流》2024年第1期,寫的是作者壬寅年游覽鄧州花洲書院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文章通過追憶北宋范仲淹創辦花洲書院及寫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的往事,表達了對先賢的景仰之情及“渴望成為他這樣的人”的堅定信念。 ...[詳細]
2024-12-26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傳承優秀文化,解讀歷史經典,開啟智慧之光。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詳細]
2024-12-26
我市作家阿慧作品榮獲中國散文學會佳作獎
12月23日,記者獲悉,在中國散文學會主辦的“我與中國散文(學會)40年”紀實散文征文活動中,我市作家阿慧的散文作品《水滴里的太陽》榮獲佳作獎。 ...[詳細]
2024-12-26
《千字文》的文化價值
南朝梁代周興嗣編次的《千字文》,是古代流傳最廣、使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在中國文化史上有獨特的地位。《千字文》從其誕生起,就有兩個屬性,一是書法范本,二是識字教材。這也是它得以經久不衰流傳至今的根本原因。 ...[詳細]
2024-12-26
有理想就能實現
我對文學的愛好始于高中一年級,高中畢業進了醫學院,就很少再看醫學以外的書。醫學博大精深,與人打交道,一絲一毫也馬虎不得,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給患者造成痛苦或致命的傷害。所以,我一心撲在醫學研究上。 ...[詳細]
2024-12-20
軍營里的餃子
1998年冬至,夜深沉如墨,漫長無邊。在遠離喧囂的軍營里,寒風凜冽地呼嘯著,似一把把尖銳的冰刀,狠狠地拍打著營房的窗戶,發出陣陣令人心悸的聲響。 ...[詳細]
2024-12-20
冬 至
這一個個餃子 像一只只耳朵 這只是小燕子的 它在南方能清楚地聽到 ...[詳細]
2024-12-20
信 任
今年夏天,家里的房子裝修后,我把收藏的字畫翻出來,準備挑兩幅裝裱,給異國他鄉的家里添幾分東方韻致。我打開一卷卷書畫,仔細端詳,其中一幅“大南瓜”畫作跳進我的視野,讓我想起畫家劉世駿先生。 ...[詳細]
2024-12-20
難忘那年餃子香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轉眼又快冬至了,回想這么多年,吃過許多地方、許多口味的餃子,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鄉下學校食堂里那頓餃子。 ...[詳細]
2024-12-20
藏在時光里的詩
小雪 浩瀚的夜空 滴答著雪花 捻一縷文字墨香 ...[詳細]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