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鄉
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李紅陽 文/圖)今年以來,鄲城縣胡集鄉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前提,實施“一零四五”工程清除頑疾、激活“死角”,打造“一點一線一區”,讓每個村都靚起來、成標桿。
該鄉在全域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大排查,澄清每個村莊的臭水溝、垃圾堆、殘垣斷壁等底數,根據《胡集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精準施策、有的放矢,特別是針對村莊內存在的陳年垃圾、頑癥痼疾,按照“一零四五”工程,使全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做到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短期有計劃,長期有規劃。
該鄉發揮基層黨支部“領頭雁”作用,讓黨員干部亮身份、做表率,組織全村黨員干部、保潔員、群眾對坑塘、胡同、房前屋后等進行全面清理。同時,利用鄉賢的威望和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發動鄉賢們籌資捐資、認領整改項目,形成“黨員干部帶頭做表率、群眾跟著黨員干部干”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小片荒地、多余宅基地、已逝五保戶“兩地”(宅基地、耕地)回收流轉,坑塘治理等方式整合土地資源,壯大集體經濟。
該鄉堅持全域推進,實施網格化管理,把全鄉分為26個網格,形成片長包片、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保潔員包胡同和坑塘的格局。同時注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結合郝寺工業園區打造郝寺村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與人居環境引領示范點;以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為契機,高標準優化革新河以南轄區內人居環境;通過拆除私搭亂建、鋪修道路等舉措,重點優化鄲胡路沿線人居環境。
該鄉與保潔公司聯合,做到日產日清,實現掃干凈、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的目標;強化農戶及商戶門前“三包”責任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定期開展觀摩評比活動,形成“鄉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戶,村村爭先創優,戶戶爭當模范”的良好局面;鄉紀委采取督導檢查、明察暗訪等方式,推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效果持續向好。
截至目前,該鄉共出動人員25000余人次、挖機7500臺次,整治坑塘79處,拆除斷壁殘垣52處,拆除私搭亂建156處。全鄉26個行政村(社區)基本達到“一眼凈”目標,提升了全鄉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