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
2022年5月22日,市委書記張建慧在周口市四屆人大八次會議閉幕講話中指出:弘揚“重義守信、崇德向善,不甘落后、奮勇爭先,開拓創新、務實重干”的周口精神,是對優秀歷史文化的最好傳承,更是我們奮進“十四五”、再鑄新輝煌的巨大精神動力,必將匯聚起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周口、高水平實現現代化周口的磅礴力量!
張建慧書記提煉概括的“重義守信、崇德向善,不甘落后、奮勇爭先,開拓創新、務實重干”的周口精神,是對周口人民在長期發展建設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最恰當的概括和總結,是全市人民認同的精神價值與共同追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領城市發展的一面旗幟,為加快建設“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供了精神動力。
周口人民重義守信、崇德向善,創造周口商貿繁榮400年的輝煌歷史。周口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千百年來,文明道德始終是城市不變的主題,崇德向善的傳統文化精髓深深融入周口百姓的生活之中,形成了遵道貴德的文明基因。明代永樂年間,周口因漕運而生,因商貿而興;清代康乾盛世,周口商貿達到鼎盛時期,人煙叢雜,街道縱橫,舟車輻輳,煙花萬家,五方雜處,萬商云集,成為中原一大商埠,河南四大名鎮之一,呈現“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漢皋”的繁榮。以周口關帝廟為代表的誠信文化,契合了儒家“重義輕利”“義薄云天”的社會倫理。關帝廟通過敬奉關羽,而突出“誠信為本”“義字當先”的主基調,以弘揚“義中取利”的商業道德——這也是周口關帝廟商業文化最核心、最令人信服的內在精神,是關帝靈魂之所在。關帝廟的建造者巧妙地把這種商德宣言、誠信理念依附在關公身上,雕刻在石碑上、隱喻在裝飾圖案里,反復渲染,集中體現,約束、警示、教化、監督和鞭策商人要誠實守信、合法經商。關公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份厚重的精神遺產,被后人推崇為“忠、信、義、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周口許多街名也體現了關公的尚義精神,例如:三義街、忠信街、忠義街、人和街、仁義街、德化街等。周口的商戶誠實守信,重情尚義,商業信譽很高。明清時期,周口的商人中流傳著秤星代表福、祿、壽,給客人秤高就“增福、加祿、添壽”,秤低就“損福、傷祿、折壽”的說法。相傳16兩秤上的秤星,每一顆代表一顆星宿,它們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在秤桿上鑲嵌這16顆星時,其星的顏色必須是白色或黃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純潔,不能昧著良心賺黑錢。倘若缺斤短兩,少1兩叫“損福”,少2兩叫“傷祿”,少3兩叫“折壽”。這些秤星時時刻刻在告誡生意人:務必買賣公平,切莫缺斤短兩,否則等于是在傷害自己。這種含有神話式的威懾蘊含了一種價值追求,而正是這種價值追求得以延綿不絕地傳遞,才使得周口商貿發達延續400年。
周口人民不甘落后、奮勇爭先,打造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天道酬勤,幸福的日子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都是用非凡的智慧創造出來的。周口地處中原,歷史上多災多難,人民飽受“水旱蝗湯”之害。“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周口人民憑著不甘落后、奮勇爭先的精神,將素有“五湖十八坡”的水鄉澤國商水縣,打造成數萬畝的全省第一、全國一流的高標準良田,成為現代農業的典范,這里配有水肥一體化機、病蟲害監測系統、大數據中心、物聯網中心等多種高科技平臺,實現了固定自動噴灌、無人機防病治蟲,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機能耕的旱澇保收田;周口人民憑著不甘落后、奮勇爭先的精神,硬是把當年“百里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的黃泛區打造成糧茂林豐、花果飄香的滄海桑田;周口人民不甘落后、奮勇爭先,把貧瘠的傳統農區,打造成全省、全國舉足輕重的糧食主產區。“中原熟,天下足”,周口糧食產量突破180億斤,是全省第一產糧大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據新華社報道:河南生產的小麥,平均每7粒就有1粒出自周口,全國小麥每25粒中就有1粒來自周口,周口有中原糧倉之稱。周口人用堅實的肩膀扛起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2022年4月1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我省建設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簡稱“周口國家農高區”)。這是我省獲批的首個國家農高區,總面積118平方公里。周口國家農高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以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為主題,以小麥為主導產業,努力建設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黃淮平原現代農業示范區、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典范區,在小麥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傳統農區農業提質增效、糧食生產核心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等方面進行探索示范,努力創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周口國家農高區集聚各類企業106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0家,2021年實現產值279.3億元,其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07.8億元,占總產值的38.6%。“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使得周口傳統農區走出一條以“農”為本的工業化之路,讓農民“錢袋子”隨著“糧袋子”一同鼓起來。實現了在科技創新、小麥種子產業、小麥集約化種植、小麥精深加工、鄉村振興上五個“新突破”。
周口人民開拓創新、務實重干,向著建設國家區域港口中心城市邁進。曾幾何時,封閉、保守、落后曾經是周口傳統農區的代名詞,周口市區曾經被人譏諷為“豫東大集”。周口人憑著開拓創新、務實重干的精神,只爭朝夕,追趕跨越,鳳凰涅槃,破繭成蝶,硬是從扼腕嘆息的遺憾中搶抓機遇,讓周口進入了高鐵時代,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境內有5個高鐵站點的省轄市;周口人牢固樹立“臨河就是沿海,腹地也是前沿”的理念,始終如一推進中原港城建設,打造“滿城文化半城水,內聯外通達江海”的中原港城,向著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邁進,蹚出了一條由“黃土經濟”向“藍水經濟”的轉型之路,打通了連接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圈的通道,周口進入向海而生的新時代。第二產業發展不足是周口的“短板”,也是全力培育實現突破的重點。周口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醫藥、智能零部件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國家級生物降解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優勢明顯的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有影響的智能零部件生產基地,推動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擴大規模、塑優品牌,同時打造十大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為現代化周口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周口精神是激勵我們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臨港新城、開放前沿”和“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向國家區域港口中心城市邁進,實現富民強市新跨越的重要力量源泉。當前,周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起點,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重大挑戰和壓力,要實現市委五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宏偉目標,必須大力弘揚周口精神。
要把周口精神轉化為實現追趕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前周口已經到了戰略機遇凸顯期、優勢潛能釋放期、跨越發展加速期,邁上了高質量崛起的新征程。這就需要我們大力弘揚“重義守信、崇德向善,不甘落后、奮勇爭先,開拓創新、務實重干”的周口精神,把周口精神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去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去推動周口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工作,去實現為民承諾的美好藍圖。
在認清發展大勢、把握發展趨勢、順應發展規律中,筑牢加快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營造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周口精神,以打造“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為目標,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新成績,敢為人先,提振“奮進十四五、再鑄新輝煌”的精氣神!
要把周口精神轉化為建設“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強大支撐。周口精神凝聚著周口人民的優秀品質,是周口區域文化最優秀的精神成果。我們要深入認識和挖掘周口精神在推動周口歷史進程中發揮的重要價值和積極作用,圍繞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深入挖掘中華伏羲文化、老子文化等優秀歷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重現內涵,展現優秀歷史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為申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提供支撐,為周口的文旅文創事業發展提供基礎理論框架,把周口精神打造成周口文化品格的重要標志和靈魂。
要把周口精神轉化為呵護發展的良好環境。當前,制約我市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環境不優。一些黨員干部或理想錯位,信念動搖,或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或貪圖享受,奢侈浪費。一些部門或作風浮漂,形式主義嚴重,或法紀觀念淡薄,為民意識不強,或權力欲望過強,部門利益過重。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和改善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世界,用周口精神提升各級黨員干部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用周口精神激勵各級黨員干部搶抓機遇、務實重干、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優化環境,為周口跨越發展創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要把周口精神轉化為對外開放的城市名片。周口精神擁有強大的感染力、感召力,是倡導主流價值觀、引導主流價值取向的載體。精神文化作為一種具有正面示范和激勵作用的文化形態,它直接或間接地折射著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城市的文明,不僅僅體現在市民享受著物質精神財富,也體現市民的文明素質、道德風尚、精神追求,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周口精神,大力弘揚“重義守信、崇德向善”的傳統美德,倡導“不甘落后、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營造“開拓創新、務實重干”的社會風尚,使周口這座歷史名城充滿活力,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充滿堅實的力量,使城市不但有形,更會有神,成為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名片和品牌。
(周口市委政研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