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洪濤) “三夏”時節,走進太康縣清集鎮,隨處可見收割過的麥田里秸稈打捆機來回穿梭,身后留下一捆捆整齊的秸稈捆,一輛輛四輪車正在裝運。
清集鎮在積極開展“三夏”安全生產和秸稈禁燒工作的同時,充分、合理和高效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實行過腹還田,以此優化和調整全鎮畜牧業產業結構,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讓秸稈變廢為寶,實現農業、畜牧業高效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
“近年來,隨著全省、全市、全縣環境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大和村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村民不再焚燒秸稈,他們主動聯系養殖大戶對田間秸稈打捆清運,回收加工飼料,這樣一來,群眾不但每畝地能增收40元,而且能促進當地養殖業發展,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還可以從源頭解決秸稈堆積和焚燒問題,加強了環境保護,可謂是‘一舉三得’?!备笨h長、清集鎮黨委書記葛濤介紹。
據了解,清集鎮近4萬畝麥地實行秸稈綜合利用,預計打捆秸稈百余噸,對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