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侯同廷)6月18日的《醫藥衛生報》3版經驗探索專欄,以《鄲城:以“三個圍繞”為抓手大力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為題,刊發對鄲城縣政協副主席、縣衛健委主任于健的專訪,推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方面的“鄲城經驗”。
訪談介紹,鄲城縣是豫東典型的百萬人口農業大縣,服務人口基數大。如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成為鄲城縣衛生健康委關注的重要問題。為此,鄲城縣衛生健康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三個圍繞”為抓手,于2018年年底全面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先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促進了鄲城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彰顯了政府辦醫的公益性。
于健從提升縣域服務能力、織密醫療保障網、筑牢群眾健康防線三個方面,對醫共體“鄲城經驗”進行了詳細介紹。
于健介紹,鄲城縣堅持高位推動,將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為縣委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組建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黨政雙組長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成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黨委,構建了“黨委統攬、政府主導、部門協同、整體推進”的工作推進機制;加強頂層設計,組建了4個以“縣級公立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所為基礎、民營醫院為補充”的緊密型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推動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融合聯動發展。
同時,鄲城縣注重能力提升,堅持“上聯”,打造了全省唯一的中原名醫鄲城工作中心。堅持“自強”,打造卒中、胸痛、創傷等七大醫療救治中心,加強重點專科建設。堅持“下帶”,下派394名專家長期到鄉鎮衛生院坐診帶教,讓群眾在鄉村就能享受到縣級專家的優質服務。投資3500萬元建成全民健康信息服務平臺,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實現遠程會診。
于健介紹,鄲城縣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健全醫保支付制度和利益調控機制,按照“總額預算、季度預撥、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原則,構建了多方位醫保監管體系,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醫保基金風險。目前,鄲城縣已連續兩年實現醫保基金結余,扭轉了以前醫保基金年年虧空的局面。
完善公衛服務體系。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高效有序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力保障了全縣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細做實醫防融合。組建了111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實現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模式轉變;大力開展健康促進。依托全縣4家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強力推進健康促進“321”工作模式,“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于健表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已寫入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鄲城縣將繼續堅持以基層為重點,鞏固拓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果,以“促健康、轉模式、強基層、重保障”為著力點,持續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