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城縣第一醫健集團縣人民醫院“大急診”掠影
□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孫小明 文/圖
急診科,如同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這里,是各種急、危、重癥患者最為集中的地方;這里,每天都在演繹著一場場與時間搶奪生命的“生死時速”。急危重癥的搶救治療水平,是一個醫院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是醫院醫療救治的“技術高地”。
近年來,鄲城縣人民醫院通過整合優勢技術資源,暢通急救綠色通道,成立了胸痛救治中心、卒中救治中心、創傷救治中心、危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癥新生兒救治中心“五大救治中心”,打造了由院前急救、院內急診、急診重癥監護病房,以及院內多個學科共同合作所構成的“大急診”急救體系,提高了急危重癥的救治水平,彰顯了縣域醫療中心、三級綜合醫院的綜合實力。
整合資源
把醫院打造成急診科
“大急診”不是急診科一個科室的“單兵作戰”,而是全院多學科聯動的“團體作戰”。
自2016年起,“五大救治中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2021年全部通過驗收認證,醫院一舉晉升為國家三級綜合醫院。
“五大救治中心”暢通急救綠色通道,優化急救流程,一鍵呼叫,多學科聯動,使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多發傷、復合傷等急危重癥,得到快速、高效、全方位的搶救治療。
急危病人進入醫院后,無論是會診、檢查、用藥、搶救,還是麻醉、手術,技術人員和醫療設備提前準備到位,所有科室、所有人員圍著病人動,需要手術的,直達手術室。
搶救過程中,全院所有相關科室均由急診科調動,“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時,圍繞著及時搶救病人這一目標,整個醫院如同一個急診科。
強化設施
把急診科打造成綜合醫院
急診科進一步細化為急診內科和急診外科,同時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打造了搶救室、急診手術間,建設了9個標準化的搶救單元;擴建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診超聲、急診X線、急診CT、急診檢驗、急診藥房等,均在急診區域內, 大大節省了病人在院內轉運時間。
配備了床旁呼吸機、床旁彩超、床旁DR、電動心肺復蘇機、除顫儀等先進醫學裝備,使病人在搶救過程中不會因為設備而耽誤一分鐘、一秒鐘。
急診科就像是一個綜合醫院,急診急救、留觀檢查、重癥監護均可在急診科進行。
院前急救
把救護車打造成搶救室
從重癥患者上了救護車,到進入醫院的這段時間,也是決定患者生死的至關重要的時間段。
醫院引進12輛高配救護車,每輛車上均配有除顫儀、心肺復蘇機、呼吸機、彩超、心電圖儀等,各種搶救藥品配備充足。每一輛救護車都是一間標配的搶救室,患者“上車即入院”。
急診科139名醫護司人員,彈性排班,24小時守候,聞令而動,快速反應,直達現場。
環環相扣
把急救流程打造成生命通道
生與死,有時也就是幾分鐘的差別,每節約一分鐘、一秒鐘,都會極大地提高重癥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醫院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把每一秒鐘都當成搶救病人的“黃金時間”。病人進入救護車,各種檢查、診斷第一時間完成,檢查結果通過微信迅速傳送給急診科醫師,急診科一鍵呼叫,各相關科室立即行動,提前準備。病人到達醫院,直接進入下一個搶救環節,院前急救與院內搶救實現了無縫銜接。
如今,鄲城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已打造成為縣域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全、技術最強的急診醫學中心,承接縣域內90%的急危重癥病人的救治工作。
2021年全年,急診科共診療46300人次,收住院14602人次,救護車出車10150次,搶救1713人次。
鄲城縣人民醫院傾力打造的“大急診”,為全縣急危重癥患者提供了強有力的生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