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苑美麗
“我身后的葡萄品種名稱為遼峰,有茉莉、玫瑰、酒香三個口味,站在這里,香氣彌漫……”盛夏時節,張慶慶同朝氣蓬勃的“紅馬甲”們一起在商水縣翟樓村翟廣順家的葡萄園開起了直播,有的宣傳產品,有的采摘裝箱,一時間掀起了農產品帶貨的熱潮。
張慶慶今年36歲,是國網周口供電公司電力調度監控班班長,來到翟樓村駐村已快兩年;“紅馬甲”們共20人,平均年齡30歲,為國網周口供電公司“電力雷鋒”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在村民翟廣順家的葡萄大棚里,他們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通過直播向網友介紹葡萄的種植、采摘、口感、口味等情況,短短一個小時,大伙就售出500余斤葡萄。
“這個夏天,慶慶和‘紅馬甲’們要比‘紫水晶’還要美,他們心系農民,有想法、有方法、有行動,深入基層助力鄉村振興,是周口青年的榜樣。”在一旁看直播的翟廣順說,一年多來,張慶慶一直關注著村里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在駐村工作上有思路、有方法,最重要的是對農村工作有情懷。
“沒有駐村工作隊的幫扶,我們不可能過上這種日子,再過十幾天,網紅葡萄‘陽光玫瑰’也到了成熟期,又能增添不少收入!”翟廣順的妻子高興地說。
在張慶慶看來,這是駐村工作隊和青年志愿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駐村工作隊把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要任務,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將促進翟樓村廣順葡萄、二霞西紅柿、國斌蓮藕等特色農產品提質升級作為產業振興的工作重點,探索孵化出一兩個高質量龍頭產業,并鼓勵廣大村民參與進來,帶動村集體經濟良性發展。”張慶慶說。
像張慶慶和志愿者一樣的青年有很多,他們來自周口的各個領域,懷揣共同的目標——鄉村振興。他們深入鄉村的神經末梢,在窄窄的田間小路發揮聰明才智,在廣闊的村文化廣場與群眾打成一片,為村民帶去新思路、新方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為周口精神注入新的動能。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