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金月全)當前,正值秋糧生產關鍵時期。為保證農機化生產順利開展,扶溝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針對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制訂“三秋”農機化生產方案和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服務隊,保障“三秋”農機化生產科學組織、有序開展,確保收好秋、種好麥。
強化應急保障,未雨綢繆。摸清全縣機械保有量、農作物分布,特別是烘干機等應急作業所需機具裝備保有情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天氣變化和農機化生產進度等情況,及時科學調度機械,積極應對突發情況。依托骨干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按照“平時服務、戰時應急”組織方式,組建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明確牽頭人。
強化裝備保障,備足機具。加快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進度,進一步增加“三秋”生產機具投入量。同時協調農機生產企業和銷售商,做好農機產品和易損零配件供應,保證“三秋”期間各類農機具能以優良的狀態投入生產。目前已核驗農機購置補貼1363戶,補貼機具1867臺,配備易損零部件13000多件(套)。
強化作業保障,技術先行。結合“三秋”農機化生產特點,加強對農機手的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并指導農機手作業前對機具進行檢修,推動農機作業安全、有序、高效開展。組織中心全體人員和652名農機手,參加農業機械化總站組織的全國糧食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培訓,推廣機收減損技術應用,全方位提升糧食收獲質量。在播種環節,大力推廣精少量播種技術,指導農民適期播種,科學安排用種量。
強化社會服務,注重指導。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三秋”生產骨干作用,以農機合作社為抓手,組織好玉米、花生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機耕整地、小麥精少量播種等主要農機化生產。指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實農機作業供需對接,同周邊村組簽訂作業協議,開展整村、整組機械化作業服務,推廣收、運、耕、種、管“一條龍”作業模式,提高農機化作業的組織化程度。重視“三秋”農機化作業現場信息收集、整理、發布和更新工作,引導機械合理流動,提高機械利用率,加快“三秋”作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