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徐松 文/圖) 納污坑塘蝶變成為水清景美的健康小公園,建筑垃圾、墻體污損的小街巷蛻變成干凈整潔、美觀大氣的樣板街,家家戶戶門前的小片荒地裝上柵欄、種上蔬菜,搖身變成“最美庭院”,拆除殘垣斷壁騰出的空地,建成休閑健身公園……11月20日,時入初冬,鄲城縣東風鄉鄭莊行政村卻處處春意盎然、綠蔭滴翠,這是鄲城縣衛健委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縣委、縣政府幫扶東風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戶廁改造決策部署,集結該縣四大醫健集團和縣疾控中心聚力生態振興,打造大美鄉村的完美展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工作始終,把每一條街巷打造成綠色生態、綠化美化的新標桿,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值。建立常態長效機制,增強全民美化家園的意識,持續鞏固整治成果,共同奔向鄉村振興。”鄲城縣副縣長、縣衛健委黨組書記牛海燕堅定地說。
今年10月21日,鄲城縣集結25個縣直單位結對幫扶東風鄉23個行政村,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戶廁改造攻堅戰,縣衛健委責任幫扶東風鄉鄭莊行政村。鄭莊行政村有鄭莊、邢洼、大王莊、侯莊4個自然村。該縣衛健系統恰好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中心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牽頭的四大醫健集團和縣疾控中心5大主力戰隊。
鄲城縣政協副主席、縣衛健委主任、縣人民醫院院長于健說:“我們立即成立鄭莊行政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戶廁改造工作專班,抽調脫貧攻堅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縣衛健委副主任徐濤現場總負責,設7個工作小組:人居環境整治組、戶廁改造提升組、‘三資’信息核查組、防返貧監測幫扶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問題整改提升組,四大醫健集團‘一對一’責任幫扶4個村莊,縣疾控中心重點打造村室、入村道路、文化廣場和坑塘,勇當幫扶排頭兵。”作為工作專班組長,于健率隊立即投入工作,信心百倍、成效顯著。
為此,縣衛健委堅持黨建引領、黨群合力攻堅,召集全村群眾召開誓師大會,傳遞黨的惠民舉措,由黨員干部帶頭干,充分調動村民踴躍參與集中整治活動的積極性,在大范圍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礎上,和群眾共同努力同步提升戶容戶貌,形成“要我干”變“我要干”的局面。堅持規劃引領,注重鄉土味道,在保留鄉村原有特色風貌的基礎上,形成“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格局。
縣第一醫健集團
荒地變游園 邢洼美起來
縣人民醫院牽頭的第一醫健集團幫扶邢洼自然村,于健多次到現場指導工作,該院黨委書記楊雨旺具體安排部署工作,該院院長助理王文鋒、愛衛辦主任周欣,帶領幫扶隊員駐扎在邢洼村,細勘該村人居環境現狀,逐條街道、胡同,逐個坑塘、溝渠、荒院,逐片殘垣斷壁等細查細看,并就該村胡同多、坑塘多、雜物堆放多、建筑垃圾多、綠化少等人居環境突出問題,與鄉、村干部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計劃,確保思路清晰、方向明確、精準發力。
“以前,俺村的垃圾坑臭氣熏天,雜草和生活垃圾遍地都是,天氣一熱,蚊蠅成群。咱縣人民醫院工作隊員來了以后,經過連續十幾天的機械和人工作業,現在俺村水綠了、路闊了、街道干凈了。”談起村里的變化,邢洼村干部邢維軍激動地說。
截至目前,鄲城縣人民醫院投入人力300余人次,出動挖掘機和垃圾清運車等大型機械作業130小時,清理垃圾和雜物400余車,清運土方160余車,清除小廣告200多處,整治背街小巷18條、荒院8處,清理垃圾存放坑塘5處,安裝路燈32處,墻體粉飾5000多平方米,種植綠化樹木170余棵,繪制墻體畫6處,邢洼村舊貌換新顏。
縣第二醫健集團
個性小柵欄 添彩大王莊
鄲城縣中醫院牽頭的第二醫健集團幫扶大王莊自然村,成立由該院院長水新華、副院長史昊掛帥的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設立專班,專題研究,強化落實。針對大王莊是薄弱村的情況,該院號召全體村民開展以“清理生活垃圾、生產垃圾、河道溝渠、亂搭亂建、殘垣斷壁,改變不良習慣”為重點的“五清一改”行動。
連日來,幫扶隊員清理打撈河道、池塘、坑塘里的垃圾,清除村里亂堆亂放的廢舊磚瓦,對違建房屋、殘垣斷壁進行拆除,清理胡同小巷里的建筑垃圾,平整胡同道路,對主干道進行徹底清掃。針對26戶村民家中有問題的戶廁,一戶一策,逐一解決。加大對田間地頭秸稈清理清運的力度,全面培護道路兩側路肩,在道路兩側種植綠化樹木86棵。統一刷白墻體,墻繪宣傳圖文,美化村容村貌。為方便村民夜間出行,安裝24盞太陽能路燈。購買沙子、水泥,修建村口橋沿。購買柵欄850米,美化群眾的小菜園……
清理垃圾無死角,小巷硬化無遺漏,旱廁改水全覆蓋,路肩培護保安全,大王莊實現了從“一片美”向“整體美”的提質轉型。
縣第三醫健集團
鄭莊“連心亭” 見證幫扶情
縣中心醫院牽頭的第三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幫扶鄭莊自然村,該院院長劉輝坐鎮指揮,選派骨干人員,組成駐村幫扶隊伍,指定副院長賈文峰帶隊駐扎,開展上門入戶走訪,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實地測量規劃,制訂實施整改方案。
幫扶隊員清理亂堆亂放、清除亂搭亂建、拆除殘垣斷壁、整治村頭巷尾。出動挖掘機50余臺次、600多人次,在清理清運垃圾、美化大街小巷的基礎上,栽種大葉女貞、百日紅、石榴等觀賞樹木600余棵。開辟小片荒地修建公園,建設一座實木結構、呈六邊形、設計古樸典雅的“連心亭”,不僅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場所,還是醫院愛心牽手村民、共同振興鄉村的真實寫照。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劉輝看到孤兒鄭某中家戶門大敞,院墻倒塌,屋里屋外堆滿柴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清理,購買土方墊院,鋪上紅磚,砌起院墻,安裝大門,外墻繪畫裝飾。劉輝了解到鄭某中四處打工掙不到錢后,又為其在縣城安排了工作。
昔日破敗的村莊變得凈了、靚了、美了,穿村而過處處是“景”,墻體繪畫賞心悅目,政策宣傳深入人心,群眾滿意度、幸福感顯著增強。
劉輝說:“我們建造‘連心亭’,表示與村民一起長期致力于鄭莊美麗鄉村建設的決心。我們以后會經常來此開展義診送健康活動,把鄭莊一時美變成世代美、永遠美。”
縣第四醫健集團
鋪路添美景 侯莊人心順
縣婦幼保健院牽頭的第四醫健集團幫扶侯莊自然村,該院院長亢國良接到指令后,立即在侯莊召開現場會、成立工作組,副院長劉素梅帶領幫扶工作隊駐扎侯莊,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短板弱項,多舉措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落地見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亢國良、劉素梅等人揮起鐵锨為路肩培土、栽樹,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大家攜起手來干得熱火朝天,定格一幅幅攜手共建美好家園的圖畫。
幫扶隊員堅持“目光所及全清新”的目標,硬化、美化胡同13個,拆除、修繕殘垣斷壁3處,清理道路兩側荒地5處,拆除并改造危房1處,清運垃圾210余車,路肩培土700多米,栽種樹木50余棵,刷白墻體3600余平方米,繪制涵蓋生態文明、敬老愛老等主題的墻體繪畫,實現全村“點、線、面”立體化、全方位提升。
亢國良表示,他們將堅定不移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指示和縣衛健委安排部署,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在共促提升中,使群眾笑容越來越多、幸福感越來越強、安全感越來越足。
縣疾控中心
坑塘鑲“金邊” 休閑好去處
縣愛衛辦主任、縣疾控中心主任張吉志迅速動員黨員干部,抽調精兵強將,高站位、深謀劃,組建專班,對村室、文化廣場、道路及坑塘全面展開人居環境整治大行動。
他們首先租用兩臺大功率抽水泵,抽干坑塘內污水,又用兩臺挖掘機利用5天時間對坑塘淤泥展開清挖,直到涌出清澈的地下水。隨后,加固四周塘壁,鋪設10米鋼結構路面到水面步梯,在坑塘周圍建設健康文化長廊17.1米,安裝游園護欄180米,鋪設路沿石600米、透水磚710平方米,設置健康宣傳牌80塊,臭水坑搖身變成健康主題公園。最后,在鄭莊行政村村口設置高3.3米、寬1.5米的“美麗鄉村鄭莊”標牌,高標準規劃入村道路兩側路肩培護及綠化,栽植柳樹、桂花樹、香樟樹、法國梧桐等樹木294棵,播撒草籽30斤。美化墻體1220平方米,繪制黨建文化墻30平方米。加高加固并美化村室門樓,整修公廁1座,整修水利基礎設施管理房1座,維修路橋1座。發揮專業特色優勢,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提高村民健康素養水平,為鞏固全縣2021年取得的全國健康促進縣這塊國字號獎牌助力添彩。
“幫扶結對見成效,鄉村振興開新篇”“為群眾解憂,為人民服務”“大愛無疆,心系鄉村”“為民情懷,心系群眾”“情系群眾辦實事,改善村貌促振興”“真心為民辦實事,關愛百姓勝親人”“真心為民辦實事,真情幫扶暖心人”……11月18日,當縣衛健委副主任徐濤將各戰隊的“整治清單”交付鄭莊行政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時,該村干部帶領廣大群眾為縣衛健委、各醫健集團、縣疾控中心送來錦旗,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縣委、縣政府對東風鄉的深情厚愛,感謝衛健系統的傾力付出。王海軍表示,鄭莊人民不會辜負黨和政府的厚愛,一定會凝聚合力、開拓進取、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再創新輝煌。
“我們召開群眾大會,針對全村大小道路,群眾推薦出了55名胡同長、7名路長、5名坑長、3名溝長,通過明確職責、公示上墻,形成建在一時、管在長遠的長效機制。”于健說。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