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岸邊,抬眼望,灣道內流淌的沙河碧水,正順岸途經官坡行政村。此處曾是古代官兵放養馬兒和休息之地,故名為官坡。官坡行政村轄官坡、黃套樓2個自然村,總人口1960人,總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0畝,2020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官坡行政村以前是沙河拐點,屬“險工段”,極易決堤。如今的官坡行政村依托緊鄰沙河的優勢,乘著沙潁河生態經濟帶的東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沿河觀光帶項目初具規模。建立官坡驛站,設立餐飲店。打造蓮藕塘11個、垂釣塘3個,實現“一坑一特色、一塘一風韻”,昔日的垃圾坑、臭水塘變成了一個個小游園、荷花池,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朵朵嬌艷欲滴的玫瑰花在官坡競相綻放,長遠來看,玫瑰園項目收益可觀。
從游客采摘到學生研學再到體驗農家樂,官坡行政村開發了一條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閉環旅游線路。“現在,村里的水淹地被利用了,臭坑塘沒有了,村民的就業崗位也增多了,沙潁河生態經濟帶為村莊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也讓村民的心中多了一份踏實和幸福。”官坡行政村黨支部書記王佰勝驕傲地說。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