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法院
本報訊(記者 金月全 通訊員 許小蘭)近日,扶溝縣人民法院網上“云調解”一起拖欠五年之久的民間借貸案件,“智慧法院”建設給當事人帶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年過七旬的蘇某激動地夸道:“中、中、中,真中!”
2017年11月,被告金某向原告蘇某借現金2萬元,未約定還款期限,雙方口頭約定月息一分。截至2022年11月,被告金某分文未支付給蘇某。隨著年齡增長,蘇某的勞作能力、掙錢能力逐漸減弱,需要購買藥品和生活物資,向金某要錢,金某一直推諉不還錢。
接到案件后,扶溝縣人民法院韭園人民法庭庭長范娜娜利用訴前調解程序靈活、高效快捷、無須經歷較長訴訟程序的優勢,迅速啟動訴前調解工作機制,立即電話聯系金某和蘇某,摸排了解案情。
考慮到疫情影響,為保護雙方當事人健康安全,避免來回奔波,范娜娜創新思維,擺脫傳統調解模式,采用“云調解”的方式,引導雙方登陸“多元調解”小程序,在線上見面溝通。范娜娜以浙江92歲奶奶賣衣還債的事例切入,講清道理,解釋法律,教導被告金某體諒老人掙錢不易。經過長達兩個小時溝通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當場簽署了電子調解協議書。
扶溝縣人民法院以科技賦能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實現各項工作由線下向線上延伸,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減輕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節約司法資源,讓司法正義以更快的速度、更暖的溫度到達群眾身邊,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