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市民戴口罩情況調查
本報訊(記者 王慕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簡稱“新10條”)提出“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各地放開管控以后,市民出行暢通了,在公共場所自我防護做得怎么樣?佩戴口罩了嗎?連日來,記者走訪了中心城區的商場、超市、藥店、公園等公共場所,看到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覺佩戴口罩、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但仍有個別市民不戴口罩,或未規范戴口罩。
商場超市:多數顧客全程購物戴著口罩
12月13日上午,記者走進七一路上的萬順達廣場,發現商場內營業人員和顧客都佩戴了口罩,商場工作人員正在開展消殺工作(如右圖)。“肯定要戴的,我們會認真遵守防疫規定,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正在商場逛的李女士說,進商場時,門口有工作人員提醒要佩戴口罩,如果在閑逛的時候拿掉了口罩,工作人員也會第一時間提醒顧客。
在萬果園生活廣場(觀瀾國際店),據超市工作人員反映,近幾日的客流量較放開之前減少了一半以上,前來采購的顧客都佩戴了口罩。記者在超市內看到,大多數市民都能認真戴口罩,但仍有個別市民沒有佩戴好口罩。還有一位市民佩戴了口罩,但為了方便,把口罩拉到下巴下面,擋不住鼻子也擋不住嘴,口罩變成了“圍脖”。在超市走訪的幾十分鐘內,記者只見到了這一位不戴口罩的小伙子。
藥店門診:戴口罩意識強 但佩戴不規范
在七一路工農路同和堂大藥店,記者看到購買口罩與防疫藥品的市民絡繹不絕。“這兩天的客流量是平時的5倍,大部分市民都是來購買防疫藥品和口罩的,大部分人都自覺佩戴口罩,但也有一些人佩戴口罩不規范。”同和堂藥店店員說,不規范佩戴口罩,跟沒戴口罩一樣。
12月14日上午,記者在荷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看到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接種疫苗。家長都戴著口罩,但懷里抱著的孩子佩戴口罩不規范。“我們準備的有口罩,買的口罩有點大,他戴不習慣,容易拽掉,拽掉了我再幫他戴上。”王女士抱著10個月大的孩子無奈地說。記者在預防接種門診半個小時內,發現有3位孩子佩戴口罩不規范。
社區公園:個別市民放松警惕摘下口罩
記者在慶豐路與周口大道交叉口,發現有2位等紅綠燈的市民沒有佩戴好口罩,在記者的提醒下才戴好口罩。在中州大道與蓮花路交叉口,住在附近的居民向記者反映:“俺們這每天都有一群人聚集聊天,不戴口罩。”記者走訪發現,在中州大道與蓮花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一處平臺上,來自附近小區的市民有的抱著孩子,有的嗑著瓜子,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記者在此處停留的10分鐘內就發現了4位沒有戴口罩的市民,其中一位解釋說,自家小區和周邊并沒有發現疫情,因此覺得沒必要戴口罩。
在周口公園,記者看到兩位打乒乓球的市民都未佩戴口罩,在公園內清掃落葉的工作人員也未佩戴口罩。不遠處,一位市民在欣賞美景、放松心情時摘下口罩。市民劉女士說:“我來公園鍛煉身體,有點熱,剛剛看到周圍沒有人,我就把口罩摘了。現在認識到錯誤了,這樣對自己和他人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據了解,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就是飛沫傳播,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研究顯示,在公共場合近距離接觸時,新冠病毒攜帶者不戴口罩,健康者也不戴口罩,傳染概率為90%;新冠病毒攜帶者不戴口罩,健康者戴口罩,傳染概率為30%;新冠病毒攜帶者戴口罩,健康者不戴口罩,傳染概率為5%;新冠病毒攜帶者戴口罩,健康者也戴口罩,傳染概率1.5%。但是,新冠病毒攜帶者戴了口罩,健康者也戴了口罩,并且兩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傳染概率為0。
記者手記:口罩雖小,意義卻重大。人們在日常交往中,如果都科學規范佩戴口罩,病毒傳染率就會極低。戴口罩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更是每一個人共同守護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的最好方式。因此,本報記者呼吁廣大市民,在公共場所一定堅持規范佩戴口罩,遮住口鼻,做好個人防護。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