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潘全喜 王宏暢
全鏈條,高端化是商水“紡織工業產業鏈”的一個重要特點。近年來,商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主導產業發展,縣委書記孔陽、縣長沈宗祥等領導多次深入紡織服裝企業調研指導,強調要大力推動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紡織服裝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實現紡紗、織布、印染、制衣一體化,形成促進延鏈補鏈強鏈的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
目標清,方向明。商水經開區認真落實商水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圍繞紡織服裝制造、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等主導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增強產業鏈完整性、根植性和競爭力,有效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實現爭先進位、穩步發展。
“項目為王”強發展
今年以來,商水縣總投資16億元的萊賽爾纖維紡織項目、投資1.8億元的冷鏈物流及倉儲項目、投資10億元的阿爾本智能工廠建設項目、投資1.1億元年產15000套的高檔家居項目、投資1.2億元年產1萬件套的服裝項目、投資1億元的凱南邁特機械制造項目等相繼簽約。商水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阿爾本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周口森珊優品智能家居生產項目、鑫英年服裝項目、冷鏈物流及倉儲項目、周口佳特包裝項目,總投資31.1億元,均已開工。牧原食品產業園項目、樂欣爾醫療科技建設項目、牧原飼料項目、生活垃圾發電項目、盛泰印花裁片項目等建成達產。
龍頭企業領發展
河南盛泰紡織服裝工業園集紡紗、織布、印染、制衣生產為一體,生產出品質領先的高檔正裝、休閑襯衫、T恤衫、褲裝等。一期投資5.6億元,年產20000噸棉紗、6000萬米服裝面料、2400萬件高端服裝,產值12億元,利稅1.2億元。該企業將成為河南省最大的中高檔時裝生產企業,成為周口市乃至河南省的綜合性服裝生產龍頭企業。二期紡織印染工業園項目預計投資50億元,是周口市唯一一家紡織、印染、服裝等全產業鏈高科技園區。園區規劃面積8000畝,將成為河南省最大的紡織印染工業園區。
河南阿爾本成立于1992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品牌設計、智能制造、個性化定制、銷售于一體,具有ODM能力的綜合型服裝企業。阿爾本服裝科技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25萬平方米,將建設數字化生產車間、智能倉儲用房、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新產品研發中心、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已建設完成15.6萬平方米。建成自動化生產線106條,可年產中高檔時裝1500萬件套。該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提供就業崗位約9700個,吸納萬余人就業。
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牲畜屠宰,生豬收購,分割肉產品加工,定制肉產品加工,肉產品開發、銷售,熱加工熟肉制品、發酵肉制品、預制肉制品、腌臘肉制品、速凍肉制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畜副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貨物進出口全產業鏈,是周口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河南省發改委補短板“982”重點項目,總投資67620萬元,年屠宰400萬頭生豬,年產值約1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余個。
據了解,目前商水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36家,在商水縣城周邊和鄉鎮分布有多家生產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小微企業和多個加工站點,從業人員達13042人。
優化環境助發展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商水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三華介紹,商水經開區瞄準“全市一流、全省最優”,在“放管服”改革上狠下功夫,持續落實好“四卡服務”“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打造省級營商環境示范試點,以構建紡織工業全產業鏈為主攻方向,打造全國綠色化、智能化紡織工業轉型示范基地。
為深化“百名干部幫百企”活動,全力助企業打破發展瓶頸,商水縣切實落實首席服務員機制,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助企紓困增強活力。組建6個專班,為盛泰紡織、正友牧業、阿爾本、順云制衣等企業累計輸送工人3000多人次。扎實落實項目聯審聯批制度,上半年共為12家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及時兌現各項承諾,推動各項惠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