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薛燕 執行:魏紅 楊書旭 陸海軍 徐福濤 馬治衛
歲月如歌,發展如畫!在商水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22年是以實干作答、用實績交卷、靠奮斗出彩的一年。
這一年,商水書寫了“晉位爭先”新答卷。全縣堅持“雙線作戰”,以過硬的機制應對多變的疫情形勢,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經濟發展穩進提質,經濟總量歷史性邁上350億元臺階,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全市第一方陣,交出了難中求成的精彩答卷。
這一年,商水奏響了“項目為王”主旋律。明晰了打造中國國際品牌服裝數字化供應鏈基地目標,“一主兩輔”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發展,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開工,紡織服裝印染全產業鏈被市委表揚肯定。
這一年,商水展現了“更加出彩”新作為。“黨員先行、干部聯戶、切塊管理、網格落實”基層治理經驗被全市推廣,“縣園鄉站村點”三級物流體系走在全市前列,獲批河南省首批國家級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示范縣。高標準農田“六化”標準成為全國典范,央視主流媒體作了宣傳報道。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商水一舉撕掉“非文明城市”的標簽,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整改驗收。商水縣領導班子連續兩年在周口市綜合考評中被評為優秀領導班子……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商水縣委書記孔陽介紹,2022年以來,商水全縣上下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扣“晉位次、爭上游、走前列,綜合實力跨入全市第一方陣”工作主題主線,以實干作答、用實績交卷、靠奮斗出彩,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奮力開創了商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回顧往昔,發展信心更加豪邁
蓬勃發展的產業集群、平坦筆直的柏油大道、綠樹掩映的休閑廣場、紅紅火火的群眾文化活動……如今,行走在商水大地上,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實干成就夢想,奮斗鑄就輝煌。商水縣長沈宗祥介紹,2022年商水全縣生產總值預計同比增長6.0%。1至11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比全省、全市增速分別高出6.8個百分點、1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13億元,同比增長1.8%;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79%,居全市第三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0.20億元,比去年同期同口徑增長17.8%,居全市第三位;縣級稅收收入7.82億元,同口徑增幅18.8%,居全市第二位;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3.74億元,較年初增加60.7億元,增幅15.85%;各項貸款余額144.02億元,較年初增加18.93億元,增幅15.13%。
全縣2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8.6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36%。新簽約項目28個,合同資金261.9億元。開工一批項目26個,總投資151億元,完成投資138億元。投產達效一批項目21個,完成投資127億元,全部投產達效。141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專精特新”企業增至4家,智能工廠(車間)增至7家。阿爾本等6家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投入運營。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縣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民生保障更加充分,民生實事有序推進,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數字無聲卻有力。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數字,帶來的不僅是發展的信心,更是踐行新理念的具體舉措。一年來,商水按照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雙戰雙贏”。成績實屬不易,經驗彌足珍貴。
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鑄忠誠。一年來,商水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自覺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汲取了思想偉力,對標看齊成為堅定自覺。
必須千方百計穩增長、促發展。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補齊補足短板弱項,提質提效產業項目,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全縣經濟總量持續攀升,經濟運行呈現向好態勢,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必須蹄疾步穩抓創新、促改革。把改革創新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產學研”合作為路徑,以“三大改造”為關鍵,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放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必須全力以赴防風險、護安全。始終堅持平安惠民,不斷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及時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依法依規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必須持之以恒辦實事、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中精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拉近干群關系,提升治理水平,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須堅定不移抓黨建、固根本。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和“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夯實組織體系,建強基層堡壘,推進廉政建設,讓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謀劃當下,發展步伐更加堅定
東風勁吹好揚帆,跨越發展正當時。為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商水縣對標省委、市委“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要求,結合實際,確立了持續推進“十項工程”工作重點,以“起跑即沖刺、開局即決勝”的姿態,縱深推動“十項工程”全面發力、開創新局。
持續推進“項目為王”競賽工程。今天的項目就是商水明天的產業。要唱響“項目為王”主旋律,緊抓項目建設“牛鼻子”,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打好組合拳,以項目裂變推動發展質變。鍛造工業強縣硬支撐。堅持“人人都是招商員”理念,緊盯“中字頭、國字號、500強”,編制招商產業“四張圖譜”魚骨圖,落實“五職”干部帶頭抓招商工作機制,按圖索驥推進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龍頭企業帶動招商,推動阿爾本企業和江蘇金榮泰聯姻,爭取引進3萬噸天絲制造項目、年產40萬錠氣流紡項目落地入駐,筑牢中國國際品牌服裝數字化供應鏈基地的產業基礎。決戰項目建設主戰場。謀深做實總投資448億元的43個省、市重點項目,決戰決勝總投資184億元的60個2023年一季度開工項目,確保項目儲備、開工、投產成循環、不斷檔、不斷線。強化算大賬、看長遠意識,全要素保障金田紙業、2×1000MW熱電聯產、青島海爾產業園建設、商水港四大項目盡快落地開工,力爭天絲萊賽爾新材料項目2023年投產達效。積極對接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大盤子”。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聚焦“六最”目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持續完善聯審聯批、縣處級干部分包、容缺辦理三項機制,暢通政企溝通渠道。
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引領工程。堅持聚焦產業,推動全領域創新,重塑產業生態,改善創新環境,強勢推進工業企業破繭蝶變。加快創新主體增量提質。實施創新主體“育苗造林”計劃,支持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爭創3家省級研究院,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支持3家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掛牌,打造4家擁有話語權的“單品冠軍”。加快創新平臺優化整合。聚焦商水最有基礎、最有優勢和最需突破領域,加強與名校名院名所名企的科技合作,加快職教園區建設,爭取河南省科學院、省內高等院校在商水布局重點實驗室、產學研基地。全力開展“雙創”活動,建成1個省級以上創業孵化示范基地、5個市級就業見習基地,推動經開區晉位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加快構筑人才集聚高地。以“真金白銀”換創新人才輕裝上陣、專注前行,提質增效阿爾本北區返鄉創業園,建立人才公寓,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形成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生動局面。
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富民工程。統籌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全方位推動高標準農田看商水。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提質行動,以“六化”標準,打造全省一流、全國領先的萬畝智慧農場,再建十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高標準建成生態大數據平臺,爭創全國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以最高標準創造性地辦好全省全市高標準農田現場會,為全國全省全市智慧良田探索新路、多作貢獻。加快推進優質強筋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優勢小麥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積極爭創國家級制種大縣。全要素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堅定全力爭創農業強縣目標不動搖,以園區承載、企業立柱、項目支撐、產品壓艙為路徑,全要素構建“445”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矩陣。全領域推動鄉村建設各展風采。迭代“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統籌布局產業空間、城鎮空間、生態空間,共繪城鄉“基礎共聯、資源共享、產業共興、環境共建、城鄉共融、成果共享、發展共促、文明共創”融合發展“八駿圖”。全過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深化“三落實一鞏固”工作質效,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堅持以問題整改為抓手,全方位開展“六老”問題動態清零行動。推動扶貧車間、漁網編織企業就地轉化升級為共富工坊,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持續推進主導產業延鏈工程。堅持質量并舉、量質齊升,有中生新改造傳統產業、小中生大做足增量產業、無中生有發展新興產業,持續培育壯大千億產業集群和百億園區。圍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謀篇布局未來產業,全面推進“1345”發展規劃。力爭2023年全縣工業增加值達到13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0家。加快建設中國國際品牌服裝數字化供應鏈基地。建立紡織服裝印染產業鏈供應鏈“圖譜”,抓住固基強鏈這個關鍵,依托盛泰以商招商,加快推進盛泰色染色織總部整體搬遷落戶,加快推進總投資50億元的天絲萊賽爾新材料項目、盛泰印染項目2023年全部建成投產,推動全產業鏈整體躍升。提質升級農副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水平。發揮商水農業大縣、超級產糧大縣、生豬調出大縣的優勢,做大做強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以牧原肉制品、萬果園食品、魯王面粉、普愛飼料等一批涉農龍頭企業為依托,構建“鏈主拉動、配套跟進、集群發展”的產業梯隊。推動循環經濟集群集聚發展壯大。加快推進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與青島海爾集團合作,規劃建設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產業園,引入投資10億元的再生纖維深加工項目、廢舊電子電器拆解再利用項目,提升資源循環利用基地能級。
持續推進優勢再造提質工程。塑造區域合作新格局。要構建“南向、西進、北融、東聯”開放發展新格局。重塑樞紐經濟新優勢。積極融入市委“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發展戰略,搶抓沙潁河航道改造升級機遇,開工建設商水港及鐵路專用線項目,謀劃實施總投資12.2億元的“公鐵水”多式聯運交通體系,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體系,建成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開辟電商物流產業新賽道。加緊謀劃實施冷鏈生鮮產業園,提質擴容虛擬電商產業園,培育一批引領型網絡銷售公司,推動實現“農產品進城”和“網貨下鄉”雙向暢通。挖掘消費潛力擴內需。做強商水旅游、商水民宿、商水味道等富民產業,塑造葉氏莊園4A級景區、沙潁河沿線生態旅游、田園綜合體、萬畝油菜花觀光旅游4大超級項目,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全過程升級。創造消費環境、挖掘消費潛力、提振消費信心,組織開展“健康之家”、全縣民間文藝匯演、消費展銷三大主題活動,以資源換空間、以市場換發展,激發縣、鄉消費積極性。
持續推進數智賦能建設工程。堅持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用好“數字”這一最大變革力量,奮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推動數字治理協同融合。迎接數字時代,新增5G基站159個,推進“5G+互聯網醫院”“5G+互聯網學校”基站示范點建設,拓展數字化信息中心平臺8大場景應用,建成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智慧偵查中心,595個行政村主要路口實現云眼衛視監控全覆蓋。推動工業企業產業數字化。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推動制造業模式和企業形態加速變革。加快推進數字化裝備普及、工業軟件運用及企業上云,繼續實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3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動“5G+工業互聯網”先導應用項目建設,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推動數字服務迭代升級。規劃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配套建設數據與智能科技研究中心,建成經開區企業環境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應急管理系統等監測管理體系。
持續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工程。堅持戰略引領、規劃統籌、協同推進,大力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重塑城市形態、提升城市品質,讓城市更美好、讓市民更幸福。突出規劃引領。始終把規劃作為城市建設的邏輯起點,編精編細編實國土空間規劃、市域一體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科學編制主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重點片區設計,做到規劃有方向、建設有遵循。完善基礎設施。統籌新城抓精品、老城抓提升,全面實施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四大工程”。提升管理水平。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加強城市綜合治理,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管理水平。堅持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讓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持續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工程。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進更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抓好污染防治攻堅。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緊盯污染防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全鏈條防控、全形態治理、全地域保護,推動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要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抓好生態保護修復,統籌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抓好低碳循環發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實行能源消費、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堅持先立后破,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
持續推進制度改革創新工程。改革是決定商水未來的“關鍵一招”。要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縱深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活力。“放管服”改革要有新成效。堅持以創建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為載體,梳理服務發展職能,優化再造工作流程,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全面推行“三化三制”和“管委會+公司”改革,剝離社會管理事務,加快建設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管理團隊,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強化經開區經濟發展主責主業。醫療體制改革要有新成果。深化“五醫”聯動改革,擴大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面,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壯”,加快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有新氣象。堅持“六權同確”,通過明確所有權、放活經營權、強化管理權、保障收益權、落實監督權、規范處置權。投融資體制改革要有新進展。堅持市場主體原則,提升平臺公司融資能力,籌建2家2A信用評級完全獨立運營、能自主融資發債的平臺公司,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鄉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要有新提升。鞏固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機制成果,進一步完善鄉鎮職責配置,優化機構設置,健全運行體系,強化資源要素保障。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要有新作為。著力構建完善順暢、協同高效、充滿活力的事業單位現代治理體制,推動全縣事業單位實現“脫胎換骨”式的轉變和提升。
持續推進固本守底強基工程。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強化政治擔當,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守牢意識形態底線。壓實守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責任田,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守牢意識形態陣地,持續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弘揚正能量、打好主動牌,積極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隱患。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鼓舞士氣和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聚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著力維護群眾財產安全,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加大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力度,持續維護全縣金融大局穩定。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加強基層社會治理。以“三零”單位創建為抓手,推動社會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從基層抓起、從源頭做起,最大限度把各類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苗頭問題防范在源頭、穩控在當地、化解在基層。
展望未來,發展舉措更加有力
搶抓機遇開新局,乘勢而上譜華章。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之年,更是推動商水現代化建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關鍵一年,抓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商水縣2023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五次黨代會部署,錨定省委“兩個確保”,貫徹落實市委“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全力以赴穩預期、爭信心,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工作落實的“實”和“效”實現經濟發展“穩”和“進”,努力為全市大局多作貢獻。
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對標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綜合研判各方面形勢,縣委考慮,202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與“十四五”目標統籌銜接。
圍繞以上目標,新一年商水必須牢牢把握四個方面:
必須搶抓“窗口期”政策機遇不猶豫,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要牢牢把握中央“五大政策”導向,搶抓“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機遇,吃干榨凈省委、市委“十大戰略”蘊含的發展先機,善于借助外腦,聘用專業人才,全力申報落地一批多年來想干而沒有干成的重大項目,確保新一年專項債申報發行位次大幅前移,項目謀劃數量歷年最多、金額歷年最大、質量歷年最優,確保項目實施一個、納統一個,不留遺憾、不留問題,努力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掌握先機、把握主動。
必須堅定“走前列”工作目標不松勁,打開干事創業新天地。要樹立“小縣立大志”“小城創大業”的干事氣魄,迭代“晉位次、爭上游、走前列,綜合實力跨入全市第一方陣”工作質效,全力推動各類關鍵指標增速“實現全市中間偏上”,各項重點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整體工作努力“保五爭三拼第一”,以部門的“水漲船高”支撐全縣“晉位爭先”,切實把商水“不可多得”的區位優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發展勝勢。
必須錨定“高質量”發展取向不動搖,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當前,各地新一輪競爭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必須要有干大事的氣魄、創大業的膽識,加快形成具有商水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就商水新一年而言,重點工作是“一重點三爭取五標志”。“一重點”就是重點圍繞紡織服裝主導產業,打造中國品牌服裝數字化供應鏈基地。“三爭取”就是向上爭取國家級煤炭儲運基地、2×1000MW熱電聯產項目;向外爭取海爾集團投建再生纖維產業園、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物聯網產業園;對內爭取阿爾本和江蘇金榮泰聯姻,再投建3萬噸天絲制造項目。“五標志”就是加快建成省級“四好”農村公路示范縣、農業強縣、生態漁網之鄉、葉氏莊園4A級景區、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五大標志性工程。
必須把握“兜底線”根本要求不懈怠,展現實干為民新作為。聚焦兜牢民生底線,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優化各項社會政策,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固底板、補短板、鍛長板、鑄新板,高效率推進新一年十大民生實事,高質量完成“縣有中心、鄉有站、村(社區)有點”三級養老體系布局,高標準謀劃實施一批社會民生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推進解決縣、鄉農貿市場空缺難題,不斷滿足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讓幸福成為商水最溫暖的底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動低收入農戶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走在全市前列。
至重責任踐于行,使命如山惟擔當。該縣縣委書記孔陽表示,商水繼續全面對標黨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部署要求,一體貫徹落實縣委提出的“十項工程”戰略目標,力爭交出高分報表,打造更多硬核成果,進一步放大特色、塑造優勢,加快建設周口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上開好頭、起好步,在奮進新征程中譜寫商水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部分圖片由雷海濤、高玉貴、郭雪蓮、呂耀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