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縣“全民采摘節”走筆
記者 喬小納 邱一帆 張猛 / 文 李龍周 段九君 / 圖
進入5月,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桑椹、車厘子、彩虹西瓜、羊角蜜、水果西紅柿……大自然的饋贈伴著農人的辛勤勞動,這些甜蜜的果實引人食指大動。5月13日上午9時,在西華縣黃橋鄉裴莊村萬畝桃園旁,由西華縣委、縣政府精心籌備的“全民采摘節”拉開大幕。
“摘桑椹去嘍!” 開幕儀式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結束,飛奔向“五月椹”桑椹園的腳步意味著“全民采摘節”的開始。“摘黑的,越黑越甜!”“摘些紅的,好放。”“穿白衣服的注意點兒,桑葚汁染上了洗不掉。”“媽媽你看我手變‘黑’啦……”“不光手‘黑’了,嘴也變‘黑’了,哈哈!”……不論大人小孩,青年人還是老年人,大家都體驗著摘桑椹的快樂。
“五月椹”桑椹園位于安羅(機西)高速西華西出口西約200米路南,占地約360畝,是全市甚至全省最大的桑椹產業園。園內桑樹基本都有10年樹齡,正值盛果期,每年大概5月10日至6月10日桑椹成熟時,個大質好的桑椹果長滿樹枝,壓彎枝頭,果肉顏色早晨紅,中午日頭最足時引起大量花青素沉淀成為透亮的黑色。熟透的桑椹不用摘,手一“抹”就掉,放進嘴里一口爆汁,自然甜香充斥口腔,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五月椹”桑椹園的主人是河南益品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沛鑫,他告訴記者,產業園內的桑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全程采用綠色有機方式生產,老人小孩均可放心食用。不僅有本地桑樹,還成功引進種植了原產地巴基斯坦的桑樹品種,以及從韓國引進的具有牛奶口味的稀缺品種白色桑椹等“稀罕物”。除了接待本市游客,周邊鄭州、漯河等地的人們紛紛慕名前來,預計整個采摘季要有數萬采摘客。
“85后”的杜沛鑫是西華縣逍遙鎮人,2010年河南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在外打拼兩年后毅然辭掉高薪工作回到家鄉,與父親一起種植桑樹。為了改變傳統農業附加價值低的痛點,杜沛鑫除了引入“采摘經濟”對桑椹園進行經營升級,還發揮專業所長開辟桑椹果酒、桑椹酵素生產線,不僅完善了產業鏈,還解決了部分周邊農民的就業問題。他們的桑椹衍生產品沒有一滴添加劑,原汁原味,為廣東、香港、臺灣等地的一些品牌代加工的桑椹原液、桑椹酒、桑椹酵素等產品能賣出很高的價格。
近年來,西華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大力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立足西華當地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科學謀劃布局,精心組織實施,于此前成功舉辦了西華縣第十九屆桃花節,有力推動了全縣農業和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了鄉村振興。桃花落后,帶著可愛絨毛的青桃掛上枝頭,到5月底第一批桃子“黃金蜜壹號”成熟上市,接力桑椹采摘。此外附近鄉鎮農場及黃泛區的車厘子、彩虹西瓜、羊角蜜、黃金梨。像是“排隊”一樣依次成熟,讓歷時大概5個月之久的西華縣“全民采摘節”沒有斷檔期。
為辦好本次采摘節,西華縣委、縣政府認真謀劃、精心籌備,努力在細節上展現誠意,在體驗上下足功夫,提升農家樂、民宿、農耕博物館、潁水灣水上游樂場及星光露營基地等設施;在采摘核心基地新建大型停車場3個,開辟黃橋到周邊國家計委(西華)五七干校舊址、黃泛區農場、通用機場、杜崗會師紀念館、女媧城等不同組合、精品短途旅游路線,豐富孩子研學及市民體驗內容,全面優化升級接待服務水平。并將持續舉辦特色農副產品、非遺產品展銷和電子音樂節、燒烤節、帳篷節、農民文化藝術節等文娛商展活動,努力把此次采摘節打造成居民群眾假日休閑娛樂、生活勞動體驗、親子交流互動的好去處,讓居民群眾、外地游客們的采摘之旅真正成為文化之旅、歡樂之旅、甜蜜之旅,并在活動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勞動的快樂、生活的美好。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