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鄲城縣委書記李全林
□記者 徐松
“浙江省‘兩山’理念入腦入心,引領全面發展;安徽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帶來精彩蝶變。鄲城縣將立足實際、拉高標桿、主動求變,最大限度發揮優勢、挖掘潛力、科學謀劃,把學到的經驗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本領,把思考的感悟落實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以新姿態、新作為奮力建設新鄲城,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鄲城新篇章。”鄲城縣委書記李全林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李全林說,鄲城縣將以特色產業為帶動,加快鄉村全面振興。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鄲城縣將重點培育特色產業,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持續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落實“單月講評、雙月觀摩、半年量化、年終評比”工作機制,推動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大力發展溫室蔬菜大棚,在已建成458座日光溫室大棚的基礎上,今年再建100座,力爭年底達到600座。同時,完善溫室大棚承包經營模式,提升種植質量,打造鄲城蔬菜品牌;抓好青年蛋鴨養殖基地建設,發揮“唐橋鴨蛋”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作用,輻射帶動南豐、張完青年蛋鴨養殖基地建設;抓好黑皮冬瓜種植基地建設,成立專業公司,強化產銷對接,加快黑皮冬瓜地理標志申報進度,打造“黑冬冬”知名品牌;抓好辣椒產業化種植,加快汲冢5G辣椒產業園建設,提高智能化水平;抓好近郊農業,以寧平維葡公司為依托,帶動近郊鄉鎮發展葡萄種植,打造鄲城葡萄品牌,以周口好多肉園藝公司為依托,發展花卉種植,打造花卉產業基地;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推進、整體提升;抓好基層治理,積極創新探索“黨建+社會治理”模式,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李全林說,鄲城縣將以主導產業為支撐,推動集群集聚發展。主導產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根基和重要增長點。在建設糧食精深加工產業園(占地5000畝)方面,培育壯大正星粉業、盛元食品等本地企業,引進千喜鶴、同福、薯之味等龍頭企業,做大食品精深加工配套產業,提升關聯度,延長產業鏈,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打造百億級食品產業集群。在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占地2700畝)方面,將積極申報化工功能區,堅持“內培”與“外引”并重,依托巨鑫生物醫藥產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增量”;依托百年康鑫、神農藥業等本土企業,培優扶強,做強“存量”,雙輪推動醫藥產業發展,同時進一步拓展衍生醫藥制劑、高端醫療器械、醫美健康產品、健康保健產品等相關領域,持續延伸產業鏈條。在建設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產業園(占地3100畝)方面,以打造千億級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產業基地為目標,發揮金丹科技生物新材料產業鏈主優勢,鍛長板、強鏈條、增動能,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李全林說,鄲城縣將以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為引領,培育縣域經濟優勢。緊緊圍繞“四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調優產業布局,強化科技創新,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高質量推進農高區建設。高標準建設數字農業,充分發揮“智慧糧田”運營管控指揮中心作用,建設5萬畝的數字農田和3000畝的無人農場,實現糧田生產數字化轉型和節本增效。謀劃智能農機產業園、中芯科技智慧農業基地,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提升糧食種植標準化、規模化、智能化、產業化水平,同時高水平推進科技研發,開展育種創新攻關,建設豐德康生物育種及智能化種子創制中心,打造小麥品種創制基地。加強與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合作,建設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小麥與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以鄲城縣創業服務中心為基礎,力爭5月底完成科創中心公共實驗室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李全林說,鄲城縣將以城市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城市品質事關城市形象與民生幸福,事關城市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鄲城將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城市發展,對城市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歸納、整合、優化,做到總體把握、統籌兼顧,積極融入全市“一中心兩組團五衛星城百鎮千村”新型城鎮化體系,著力打造安全、韌性、宜居、宜業高品質生產生活空間,堅持高品質規劃,激發城市商機與活力,堅持高標準建設,持續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堅持高水平管理,以深入推進國家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為抓手,讓城市更加安全、更具韌性、更有溫度。
“通過學習先進、反思差距,使我們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拓了視野、明確了方向,更加堅定了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將把‘主動求變、善于作為’的精神,‘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理念,‘務實管用、解決問題’的方法,‘敢為人先、堅韌不拔’的作風,體現在鄲城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為周口高質量發展貢獻鄲城力量。”李全林堅定地說。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