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薛鋒)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更好地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近日,區政協組織科教文衛體界別委員對全區17處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實地調研,全面了解掌握全區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意見和建議,讓淮陽紅色旅游資源“活”起來,整體提升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水平,助力文化強區建設。
調研組一行先后到齊老鄉淮陽七十三烈士墓、安嶺鎮薛孟淮陽抗日游擊隊紀念地、四通鎮竇樓之戰紀念地、大連鄉谷莊張文彬烈士墓、葛店鄉代集淮陽民主政府舊址、柳湖街道李柿園戰斗紀念地、新站鎮劉鄧大軍新站村渡河遺址等處調研,詳細了解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基本情況、察看保護現狀情況、梳理出存在問題、總結做法經驗。在朱集鄉政府三樓會議組織召開了座談會,各位委員積極發言,暢所欲言,結合自身體會和感想,對淮陽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調研組認為,淮陽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紅色文化資源眾多,分布廣泛,是淮陽做大做強紅色文旅產業的最佳資源和路徑。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是革命傳統教育的文化育民工程,是傳承紅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的價值引領工程,是助力群眾增收致富的經濟富民工程。要科學保護、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實現其文化、教育、社會、經濟多重效益,讓紅色旅游成為淮陽文旅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的新動能,助推文化強區建設。
結合淮陽區紅色文化實際,調研組要求,要深挖細掘紅色文化資源,編制科學可行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規劃。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發揮革命傳統教育的文化育民作用。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徑,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經濟孵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