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成功蛻變
記者 朱東一 通訊員 劉吉杰 文/圖
“生化環材”,被戲稱為“四大天坑”專業。在大眾和大學畢業生的印象里,普遍認為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不高,就業相關性不強。被貼上這種標簽,雖說有調侃戲謔成分,但也反映出這些專業在院校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如何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OBE教學理念以及提高化工類專業學生高質量就業,是周口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近年來致力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
據該專業帶頭人王筠老師介紹,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堅持學校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的辦學定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備扎實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在該專業被評為校級一流專業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的背景下,積極開展OBE理念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校企協同育人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的教學改革。改革的重點一是校企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為 “培養什么樣的人”做好頂層設計;二是以產出為導向來設置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學時比重,就業與考研兩手抓,實行分類培養;三是與樂普藥業、古井貢酒廠等優秀企業協同育人,提升校企就業實踐基地質量。
周口師范學院新建省級化工類大學生實踐基地——樂普藥業人力資源部于經理說:“校企協同育人非常有意義,我們需要高校的研發能力,也能為學校提供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習老師,全程參與培養學生的過程。來實習的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培訓后上手快、動手能力較強,很受企業歡迎。”
2018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生小于說:“進入企業工作后,由于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比較全面,實驗技能嫻熟,試用期培訓后安排在企業研發部門的小組團隊中負責實驗數據處理,工作上得心應手。”
“受益于專業的教學改革,我們不斷取得喜人成績。”輔導員李老師說:“即使是疫情封校期間,在校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在全國化工設計大賽、河南省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比賽中十多次獲得二等獎及以上獎勵,尤其是在2022年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勇奪銅獎。學生參與老師組織的科研活動,署名發表SCI論文8篇。同時,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應聘到寧德時代、牧原股份、晉開集團等國內知名大型企業,從事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和一線管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該專業考研錄取率近三年均保持在40%,其中不乏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學生。”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