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開發區
本報訊(記者 宋風) 今年以來,周口臨港開發區貫徹落實省委《關于深化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相關精神,圍繞打造“六最”營商環境,聚焦重點任務,持續深化改革,積極創新舉措,以更高站位、更硬舉措、更實作風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解決企業難題。實行“一企一策”,積極宣傳各項惠企政策,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服務各類企業數從2022年的57家增加到目前的82家,增長率44%。累計收集各類企業反映的問題32個,均已解決,解決率100%,企業滿意度100%。組織產融對接8次,為金融機構牽線搭橋,對接轄區天子鋁業、斯美特食品、老磨坊糧油等企業10余家,金融機構發放貸款7800萬元,為企業穩生產、促投資保駕護航。組織召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業務、消防安全、政策宣講等培訓會議12次,為企業依法統計、規范生產、熟知政策奠定堅實基礎。
優化服務提效能,打造便民服務平臺。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完善辦事窗口大廳設置、便民服務設施,為企業、群眾營造更加舒心的辦事環境和服務。鼓勵引導企業、群眾網上辦理業務,實現業務辦理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暢通經營主體問題反映投訴渠道,全面推行“有訴即辦”,形成覆蓋線上、線下的營商環境問題投訴處理體系,讓企業、群眾訴求實現“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今年以來,累計受理企業、群眾訴求 2453件,已辦理2429件,剩余24件正在跟蹤辦理中。
優化資源配置,從“人工辦”到“智能化”。智慧大廳作為全省“五端優化”周口示范點,通過企業問題“一鍵知”、遠程辦稅“零距離”、流程審核“減時限”等智能程序,提交并完成的涉稅事項已達到3000余條,切實提高了納稅人滿意度。在全市首創網上辦稅業務集中處理中心,把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233項“非接觸式”辦稅事項分批次納入處理清單,實現了納稅服務的便利化,簡化了辦事流程,降低了辦稅成本。2023年上半年,臨港開發區在全市稅務系統營商環境考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納稅人好評率達到99%以上。
深化校企合作,穩就業保民生。深入開展“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活動,在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企業畢業生雙選招聘會上,提供包括食品加工、電子信息、機械制造、電子商務、檢驗檢測等行業在內的6120個就業崗位,參會學生6000多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856個,實現了人才更加方便快捷的就業,大大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問題。
推進“放管服”改革,市場環境更有序。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深入推進登記注冊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優化“企業開辦+N 項”服務,持續簡化注銷程序,全力推進市場準入、準營、退出全鏈條改革。截至目前,臨港開發區各類企業共15041戶,較2022年底增長11.6%;各類個體工商戶共19210戶,較2022年底增長56.8%。
強化全鏈條服務,積蓄發展動能。聚焦食品加工、臨港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立本地特色產業鏈“鏈長制”制度,以龍頭企業為主導,分行業、常態化組織產銷精準對接,促進供需雙方簽訂長期協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滾動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落實工業項目“5 個5”推進機制,完善重點項目“一對一”服務,全力保障簽約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