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街道
本報訊(記者 馬治衛) 按照商水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的“六大攻堅”“三比三看行動”,連日來,商水縣陽城街道認真組織學習,迅速貫徹落實。同時,緊密結合陽城街道實際,創新開展工作。
圍繞“六大行動”,推動工作落實落細。一是開展“五星”支部創建,打造生態宜居村。進一步完善周自查、周自糾、周整治工作機制,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開展。村里每周開展一次人居環境臟亂差排查工作,并形成排查臺賬上報街道;街道有關人員每周對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檢查,形成工作簡報和視頻,在周一人居環境整治問題交辦會上公開通報。對工作中保持先進位次的村,給予資金獎勵的同時,成績將納入年度目標考核,作為評先評優晉級推薦的條件之一;對工作中位次連續靠后的村,責令有關人員作表態發言。二是創新基層治理新思路,塑造“陽城胡同長”品牌。積極探索“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新時代“楓橋經驗”陽城實踐,以黨建引領、群眾主體、共治共享為出發點,建立健全胡同長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水平,鍛造一支能力作風強、工作業績好的胡同長隊伍。三是落實機制、壓實責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圍繞“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政策精準落實、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扶持產業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等工作,多措并舉,守底線、補短板、強弱項,精準精細,全力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圍繞“三比三看”,提質增效謀位次。一是堅持上下協調、統籌推進,圍繞生活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劃分區域,開展“六清”、治理“六亂”,帶動群眾主動清理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等區域垃圾雜物。組織開展“最美家庭”“美麗庭院”等評比活動,引導群眾打破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二是結合“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組織群眾積極參加各級技能培訓與創業培訓,帶頭參與項目選擇、土地流轉、基地建設等,發展大蔥、大蒜、草莓、土豆等特色農產品種植,開辦建筑、家政等專業合作社,爭當致富帶頭人,帶領群眾就業增收。三是突出實干導向,在遞次傳導中激活全局,將開展活動與落實省委、市委、縣委工作安排相結合,牢固樹立晉位爭先意識,堅持開展“一周兩會”(周一工作部署會和周五工作小結推進會)和每季度一次的“黨建+”觀摩活動,傳導壓力,爭先創優。
圍繞目標、路徑,認真謀劃保成效。一是推進“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走深走實,在“五星”支部創建上聚焦用力。把“黨建+”延伸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中心工作中,持續推進“五星”支部創建工作,探索實施“四聯工程”,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發揮示范推動作用。提升創“星”質量,觀成效、看成果,確保“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順利進行。2023年計劃創建農村“三星”以上支部9個、社區“三星”以上支部2個。二是圍繞“一園兩特色”,打造農業產業化品牌。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立足區位優勢,定位近郊型經濟發展,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土”“特”“產”產業,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通過進一步加強“一園兩特色”建設,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就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為實現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產業基礎。三是持續優化人居環境,開展常態化整治工作。健全完善“三項機制”,確保整治工作不松勁、不斷檔、不停歇。四是加強基層治理,提升“陽城胡同長”品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基層治理、一網統管”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三零”創建工作,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創建平安陽城。抓好各種矛盾糾紛排查、處理工作,規范信訪秩序,暢通信訪渠道,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確保陽城街道大局穩定。五是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不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承接好商水縣重點項目用地,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以商水森林公園為依托,發展生態和鄉村旅游業,著力推動農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加速傳統農業向近郊生態觀光型農業轉變,增加農民收入。六是多措并舉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堅持日常宣傳和“安全生產月”集中宣傳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堅持每月開展一次安全生產排查,對沿街門店、“九小場所”開展集中排查,逐一簽訂《消防安全承諾書》,建立消防安全檢查記錄和檢查臺賬。對轄區內生產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就業幫扶車間等開展專項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對排查出的問題和隱患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形成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