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舉辦人才強市系列論壇側記
□杜林波
天上的衛星能夠應用到農田監測中,你聽說過嗎?
9月16日,周口市人才強市系列論壇舉行。來自省內外的行業專家、周口市企業代表齊聚周口,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為周口出謀劃策、傳經送寶。
本次論壇由周口市委、市政府主辦,周口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周口市農業農村局承辦,周口市鄉村振興局、周口市人才集團協辦,論壇以“人才賦農、科技興農”為主題,內容包括專家演講、周口市特色農業項目和農產品推介、周口市情及人才政策推介、項目簽約等環節。
院士大咖齊聚周口,共話現代農業發展
這是一場精英云集的人才發展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推動周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尤其需要人才和科技的加持,更加需要各界專家的出謀劃策、把脈定向。為此,活動邀請了各領域高層次專家學者來周,共研人才發展、共話人才振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吳一戎專門講解了空天信息在“智慧糧田”中的應用,讓不少周口本地的種植大戶耳目一新。作為我國著名的信號與信息處理學家,吳一戎院士長期從事合成孔徑雷達(SAR)系統以及遙感衛星地面處理和應用系統的研究。在論壇上,他專門講了“空天信息在‘智慧糧田’中的應用”這個內容。吳一戎院士講道,通過衛星的通訊、導航、遙感等功能,利用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可以完成土壤肥力監測、土壤微生物監測、設施農業自動控制、產量預測、蟲情監測等任務,對土地現狀、作物生長、災害情況進行全面、及時、精準的獲取,實現農業生產的智慧化管理。
“建議周口市持續推進品牌強農戰略,著力打造一批叫響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品牌,將傳統‘土特產’打造成鄉村振興的‘金招牌’,走出一條以科技提升品質,以品質鑄就品牌,以品牌帶動產業發展的道路。”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張新友演講的主題是“堅持創新引領,走好農業強市之路”。
另一位演講的專家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國家檳榔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首席科學家許啟太。許啟太院士談到“周口工作計劃”時說,周口農村有悠久的養殖歷史及良好的基礎,可以建設農村現代化生態養殖場,推動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他將帶領科研團隊,服務家鄉發展。同時,他還談到建設青櫚食品原料精深加工基地,與周口食品業對接,從而提升食品的品質。
場內,與會嘉賓認真聆聽、仔細記錄,陣陣掌聲不絕于耳。西華縣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和合勝說,這次論壇邀請的農業專家教授對智慧農業的講解,改變了他對傳統農業的看法,更加堅定了他對做強做大農業產業的信心。
率先建成農業強市,周口的優勢明顯
這是一張讓人自豪的“成績單”。
作為全國著名糧棉油生產基地、國家糧食主產區,周口始終肩負著維護全省、乃至全國糧食安全的重任。這既是使命,也是擔當。
每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底色,而周口的底色毫無疑問是金色。無論是從自然資源,還是從農產品數量和產量來看,周口都是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大市,可要適應現代農業的要求,周口就必須向農業強市轉變。周口常年糧食總產180億斤以上,是河南第一產糧大市,擁有淮陽黃花菜、項城白芝麻、沈丘槐山羊等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和17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被譽為“中原糧倉”“中原菜都”“中原牧場”。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農業無疑是周口的一張王牌。周口市委、市政府立足這一優勢,提出了“率先建成現代農業強市”目標,以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為載體,著力打造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黃淮平原現代農業示范區、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典范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在推介環節,周口市農科院、周口國家農高區、“中原菜都”扶溝等作為代表,分別對周口市特色農業項目和農產品進行推介?;顒蝇F場,還舉行了項城生態農業產業項目、西華縣蛋制品加工項目等簽約儀式,并進行許啟太院士周口工作站揭牌。
一個個“新種子”在周口落地,為周口實現“率先建成現代農業強市”的目標增添新引擎、注入新動能。澄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程一鳴表示,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擴大戰略布局,加大投資力度,為加快周口農業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
這是一封誠意滿滿的人才“邀請函”。
一江春水穿城過,十里風光入畫來。沙潁河兩岸,綠植蔥蘢、花香遍野;引黃調蓄水域、芙蓉湖、魚翔湖如詩如畫,魚鴨嬉戲、白鷺起舞。“出門滿眼綠,歸來一身香”。周口是一座有氣質、有溫度的溫馨之城?;顒蝇F場,我市市情及人才政策的推介,讓大家對周口有了深刻的認識。
“國之強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獨在人才之多少。”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周口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出臺了“1+21”一攬子人才政策體系(1個主文件、4個人才管理政策、6個人才引進政策、11個人才服務政策),全力打造一流的生態環境,期待八方英才聚周口,扎根三川展風采。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以張新友院士、劉中民院士、中國科學院博士劉朔、廣西華仁醫學科技集團董事長季風為代表的周口籍在外優秀專家、青年學子、企業家等,紛紛通過“鳳歸周口”工程,帶項目、帶技術、帶團隊、帶資金返鄉創新創業、開展項目合作。
乘勢而上千帆競,策馬揚鞭正當時。周口將以海納百川的非凡氣度、聚勢賦能的生動實踐,加快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奮力打造吸引和集聚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高地,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換擋提速、領跑在前。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