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徐松 通訊員 李遠) 2023年以來,鄲城縣張完鄉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平安建設為主線,堅持源頭預防、多元化解,將矛盾糾紛處置關口前移,真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全力維護轄區和諧穩定。
強化責任落實。張完鄉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通過黨員聯戶、網格管理等方式,開展日常排查,每周組織鄉村干部召開匯報研判會議,及時發現家庭、婚戀、鄰里、勞資等各類矛盾糾紛線索。定期組織鄉村干部開展法律、調解知識培訓,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能力,打造一支懂政策、能排查、會調解的隊伍。
精準排查化解。張完鄉根據排查過程中發現的矛盾糾紛,分類建立臺賬,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法律顧問等社會力量,尋求最佳調處化解方案,動態更新矛盾糾紛臺賬。對排查化解工作實行周通報、月排名、季度考核,確保矛盾糾紛排查精準、化解精細、處置滿意。
夯實工作成果。張完鄉按照“事心雙解、案結事了”的工作目標和“誰調處、誰負責”的原則,對已調處的矛盾糾紛適時開展“回頭看”,掌握糾紛調處后協商結果履行情況,聽取當事人對調處結果的意見,進一步鞏固調解成效。張完鄉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采取領導班子成員輪流接訪和干部入村上門尋訪相結合的方式,暢通群眾信訪渠道,及時解決群眾困難問題和合理訴求。
抓好宣傳引導。張完鄉充分利用宣傳欄、微信群、大喇叭等渠道,廣泛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擴大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增強群眾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
張完鄉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在“治未病”上狠下功夫,將做好群眾工作與法治宣傳教育相結合,引導群眾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習慣,把矛盾糾紛真正化解在基層,夯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根基。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