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省人大代表潘龍
□記者 劉昂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發展必將進一步提速,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與新能源波動性之間的矛盾亟待解決。”省人大代表、國網周口供電公司總經理潘龍從專業角度分析,儲能作為優質的靈活性資源,具有快速響應、雙向調節、環境適應性強、建設周期短等優勢,能夠很好地彌補新能源自身調節能力缺失的天然缺陷。
潘龍說,儲能是一種通過特定裝置或物理介質將能量存儲起來的過程,在需要時將這些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它是一種關鍵技術,用于解決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問題,提高電力系統的效率、安全和經濟效益。潘龍說,我國目前儲能的市場化機制有待健全,儲能項目投資收益來源主要為租賃容量及調峰,調峰收益堵點在于調峰的電價補貼政策尚未進一步明確,電價直接影響投資收益。雖然我省探索出臺了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相關政策,但仍缺乏系統性措施,不足以推動儲能產業快速發展。
潘龍在向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提交的建議中寫道,要充分認識儲能對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支撐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意義,將儲能視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納入中長期能源電力項目規劃,設置合理的規模目標,促進各類儲能有序發展。同時,還原儲能商品屬性,明確獨立經營主體地位,在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電力市場交易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解決成本回收問題,促進儲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