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幼兒園是人員高度密集的場所,學生近距離接觸,大大增加了諾如病毒的傳播風險。那么,這類場所該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呢?
了解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道疾病,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相對封閉的場所引起胃腸炎暴發。
諾如病毒感染的癥狀以輕癥為主,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部痙攣性疼痛及腹瀉等。病人在患病急性期和癥狀消失后的3天內傳染性最強。諾如病毒感染病程較短,一般為2~3天,病情大多呈自限性,治療時不需用抗菌素,以對癥或支持治療為主,愈后良好。
諾如病毒如何傳播
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諾如病毒感染的傳染源,傳染途徑主要有食源性傳播、水源性傳播以及人接觸傳播。
1.食源性傳播
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貝類、蔬果等。
2.水源性傳播
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等飲用水源被諾如病毒污染,被人所飲用。
3.人接觸傳播
主要包括糞口傳播、直接接觸諾如病毒感染患者、接觸被諾如病毒感染患者污染的物體。
托幼機構和學校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1.及時發現病例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做好晨午檢及缺勤缺課登記,一旦發現學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要立即就醫并隔離;發生聚集性和突發疫情時,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
2.加強清潔消毒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建立日常環境清潔消毒制度,加強校園內環境清潔消毒,定期對室內物品和用具的表面進行消毒,比如馬桶、門把手、玩具。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管理
將患急性胃腸炎的食品從業人員暫時調離崗位并隔離,杜絕帶病上班。購買新鮮食材,正確烹飪食物,對食堂餐具用具、生產加工場所進行徹底清潔消毒。
4.強化飲水安全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保證飲用水安全,禁止私自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井水、河水等作為生活用水。
5.加強健康教育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加強傳染病健康宣教工作,督促個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使其做到科學規范洗手,增強防病意識。
(周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