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付永奇
“實收面積1.446畝,籽粒含水率12.5%,按國家糧食入庫安全含水量13%計算,折合總產1258.99公斤,實打驗收最終畝產為870.6公斤。祝賀周麥49!”6月1日上午,在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周麥49千畝方內,河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郭天財宣布實打驗收結果,麥田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今年麥收期間,省市相關部門在我市多次組織測產驗收和實打驗收,周麥49千畝方內的單產創造新高,成為我市“三夏”生產的一個亮點。
周麥49是市農科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今年1月通過國家審定。在過去兩年的國家對比試驗、區域試驗,一年生產試驗中表現優異。“這個品種具有抗病性好、分蘗力強、結實性好、抗倒性強、抗寒耐旱耐高溫、豐產性好等多個優勢,是周麥新品種中最具高產潛力的品種之一。”市農科院副院長、全國知名小麥育種專家韓玉林看到精心選育的種子獲得好成績時,黝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播下好種子,豐收有底氣。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市農科院持續推出周麥系列種質研發新成果,支持商水創建制種大縣。看中周麥49的巨大增產潛力和優良品質,勇于嘗試的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天華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連片種植1000畝。他說:“這個實打驗收結果讓我喜出望外,我種地30多年,今年小麥單產最高!明年我要擴大良種繁育面積,生產出更多好種子,帶領更多農民多打糧、打好糧。”
高標準農田夯實了糧食高產底氣,種質創新挖掘出糧食高產潛力。市農科院黨組書記陳亞成認為,周麥49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離不開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離不開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離不開農業戰線大力推廣的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配套融合發展。“周口這幾年通過加強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探索適合當地生產條件的栽培技術,實現小麥產量和品質連年提升,為貫徹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作出了貢獻。”郭天財表示。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