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喬小納 杜營營 宋風 文/圖
周口是傳統農業大市、人口大市,發展基礎相對薄弱。轉型,是周口經濟建設的必走之路。如何轉型?這一時代命題需要智慧答案。
在深入實施“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周口市委、市政府著眼長遠謀劃,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戰略,整合成立周口臨港開發區。基于三川交匯的地理優勢向內陸港口城市轉變,抓住了時代賦予的改革機遇,打出了經濟轉型的關鍵一招。
擁抱世界、共贏發展,周口臨港開發區正成為豫東南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潮涌未來 開放空間應運而生
原周口經濟開發區和原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分別位于周口城區的東部和南部,在東南交匯方向,兩個區屬于“地邊搭地邊”。
公開資料顯示,原周口經濟開發區設立于1992年6月,1997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面積35平方公里。原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成立于2013年10月,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
整合前,周口經濟開發區已形成健康食品、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集群,吸引了益海嘉里、五得利、魯花、中興新業港、天子鋁材、益常青生物等一批不同領域的重點企業落戶;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當時已有30多家臨港貿易企業入駐周口中心港,除了開通至淮安港等6條國內集裝箱航線外,還開通了至美國洛杉磯長灘港、加納特馬港、印度蒙德拉港、泰國曼谷港、緬甸仰光港5條國際航線,實現了箱通世界、貨運全球。長期以來,兩區齊頭并進,成為周口經濟發展的兩個主陣地。
2021年9月7日召開的河南省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一縣一省級開發區”作為重要載體,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強化管委會經濟發展主業主責。同年10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省委書記樓陽生作報告,提出錨定“兩個確保”,全面實施“十大戰略”。其中的第九大戰略“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明確指出,要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基于上述背景,順應時代潮流和發展之需的周口臨港開發區應運而生。
整合之后,周口臨港開發區推進“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建立開發區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管理運行機制;組織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等工作,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全面優化發展環境,經濟屬性更加凸顯。
壯大了產業布局,重塑了發展空間,作為中原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周口臨港開發區在豫東南冉冉升起!
搶抓機遇 臨港經濟濃墨重彩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周口臨港開發區的周口中心港。只見港口上的集裝箱整齊擺放了一大片,吊機在空中揮舞著機械手臂忙碌著。驅車穿過集裝箱堆疊成的“森林”,來到散貨區,看到一輛運糧船正在卸糧,一根管道鏈接運糧船和卡車,伴著“呼呼呼”的聲音,顆粒飽滿的金黃色小麥在吸力的“抓取”下沿著管道被“吐”進卡車車廂。詢問船老大后得知,這輛運糧船載著2000噸小麥從上海來到周口,在數字化機械化加持下,一個人拿著遙控器就能卸糧,卸滿一車走一車,大概20個小時卸完。“周口港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卸貨、搬貨都不費勁!”船老大說。
近年來,周口堅持以港定城、以港定產,努力打造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的內河港口群。目前,全市已建成規模性港口8個、泊位95個,隨著益海嘉里碼頭順利交工,周口中心港已建成47個千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1470萬噸,成為我省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
從周口中心港出發,現在有4條入海通道:一是經淮河從安徽壽縣入江淮運河向南入長江到達蕪湖港、武漢港;二是經淮河入京杭大運河向北經鹽河到達連云港港;三是經京杭大運河向東經通榆河到達大豐港;四是經京杭大運河向南入長江到達太倉港、上海港。這些通道把中原腹地與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圈等連接了起來。
目前,周口港累計開通28條集裝箱水運通道,其中有上海港、高雄港、海口港等16條國內集裝箱水運通道,美國洛杉磯長灘港、美國邁阿密港、菲律賓馬尼拉港等12條國際集裝箱水運通道。今年6月份周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436標箱,同比增長90.01%。
“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城市定位讓周口人把目光從土地轉向海洋。作為河南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起點”,一個更加開放的周口,必將為中原的發展寫就濃墨重彩新篇章!
全面推進 產業集群生氣蓬勃
周口臨港開發區是河南省唯一的以內河航運為依托的開發區。在推動“港口+物流+貿易+產業”融合發展方面,除了表現突出的臨港貿易業,周口臨港開發區還著力引導適水產業聚集,在生物經濟、食品加工、裝備制造上交出亮眼成績單。
生物經濟態勢強勁。依托產糧大市優勢,周口臨港開發區積極為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添磚加瓦。轄區內鑫豐生物經濟產業園一期、海盛生物年產10萬噸脂肪酸、潁海生物低聚肽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鑫豐二期生物發酵制取原料藥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稀有氨基酸及活性原料生物制造基地、小品種氨基酸產業園2個項目已簽約落地,聚乳酸生產、輔酶Q10菌絲粉生物發酵、檸檬酸生產等10多個項目正在跟蹤洽談。
食品加工業聚鏈成群。益海嘉里(周口)現代食品產業園中央廚房、140萬噸大豆、專用碼頭等項目已投產運營,年加工200萬噸玉米、年產20萬噸玉米胚芽、年產15萬噸果葡萄糖漿、年產10萬噸麥芽糖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已成為全市最大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裝備制造業發展迅猛。天子鋁業、杭蕭鋼構、卉澤科技等臨港制造企業表現不俗,天子鋁業二期新能源汽車配套零部件生產項目、卉澤科技二期擴產能項目正加快推進,智能終端產業園已投產,光電顯示產業鏈、恒盛科技產業園、商業顯示產品生產等項目正在跟蹤洽談。
周口臨港開發區依托中興新業港中小企業孵化器,積極培育孵化科技創新型檢驗檢測裝備制造業;依托青網科技園電商孵化器,積極培育孵化電商數字企業,目前已入駐電商企業283家。周口中興智慧產業園、臨港裝備制造產業園、鑫豐生物經濟產業園、青網科技園等專業園區已集聚成勢,呈現“新氣象”。
周口臨港開發區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客商,為了客商一切”服務觀念,營造優良營商環境;集中處置閑置土地、廠房、“僵尸企業”,加快低效存量向高效增量轉變;積極推動“港、產、園、城”融合發展,硬件軟件齊發力,水、電、氣、路網等基礎設施完備,創新平臺和人才公寓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致力于打造宜商宜居宜業的和諧幸福家園。
周口臨港開發區的建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戰略決策,有助于構建“港、產、園、城”同步發展的臨港經濟新模式。作為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要素集聚的“黃金寶地”,周口臨港開發區充滿著機遇、充滿著財富、充滿著希望!面向未來,周口臨港開發區將繼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準確把握新形勢,貫徹新理念,成為制度型開放新前沿、經濟轉型發展新高地!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