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金月全 通訊員 穆文涵) 立秋剛過,扶溝縣德利爾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基地的訂單蔬菜迎來豐收,村民們正在大棚里忙著采摘、分揀、裝箱、稱重,一箱箱包裝好的新鮮蔬菜擺放整齊,等待裝車外運。
“園區占地300畝,擁有7萬平方米玻璃溫室、1000平方米育苗中心和35座溫室大棚。”扶溝縣德利爾現代農業產業園負責人李傳海介紹,依托“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公司與農戶建立產業聯結捆綁機制,開展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幫助更多村民向產業工人轉變,已累計發展種植戶300余戶,帶動群眾3100余人。
村民們及時從大棚采摘蔬菜,直接送往5公里外的“中央廚房”,經過檢測、清洗、加工等程序,被制作成凈菜或熟食,專車配送至城區學校、單位、工廠的食堂。
“過去,農戶分散種植難以管理,低產低效。現在,發展集種植、加工、儲藏、物流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提高了蔬菜生產效率和附加值。”扶溝縣蔬菜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婁紅偉說,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一棵蔬菜實現2小時送達。
走進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育苗中心,處處可見科技的身影,潮汐式苗床、智能水肥一體機、土壤傳感器等一應俱全。在這里,一粒種子從發芽、生長、嫁接到灌溉、控溫、施肥,大部分工作都由智能感知和調控系統完成。
“有了這些現代化設備,育苗中心可實現兩個月出一茬幼苗,涵蓋辣椒、番茄、西瓜等30余種瓜果蔬菜,年育苗量5000萬株。”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負責人馬強介紹,育苗中心采用標準化、工廠化的育苗模式,所育的秧苗整齊、健壯,苗期短、產量高,深受市場青睞。
在扶溝縣中食產業有限公司凈菜加工車間,使用自動化生產線后,實現日處理新鮮蔬菜300噸、切配凈菜150噸。十萬級潔凈車間的“中央廚房”日生產饅頭20萬個、米飯10萬噸,日供應團餐5萬份和預制菜10萬份。
目前,扶溝縣蔬菜種植面積52萬畝,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8萬畝,從業人員13萬人,年均蔬菜產量37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