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王灝 王開元)“我家今年種植了30多畝冬瓜,前段時間強降雨,村干部幫我找挖機挖溝排水,現在后期管理,黨委、政府又幫我請來技術人員幫忙。今年冬瓜雖然略微減產,但不影響收益,肯定能賣個好價錢。”9月5日,鄲城縣錢店鎮胡樓行政村村民張國志說。
錢店鎮從1996年開始種植黑皮冬瓜,至今已有28年種植歷史,被譽為“黑皮冬瓜之鄉”,2024年建成黑皮冬瓜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帶動全縣種植黑皮冬瓜3萬多畝。
自7月進入汛期以來,錢店鎮9次降雨量都比別的鄉鎮大。冬瓜喜水但怕澇,排水任務對于錢店鎮而言比其他鄉鎮更重更緊急。錢店鎮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公益崗等2000余人次,累計出動抽水設備500余臺次,組織挖掘機、鏟車、移動排水泵車等大型機械200余臺次,排水50000余畝,打通竹節溝1800余處,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感謝黨委、政府幫我請來縣里的農技專家,指導我進行雨后管理,按照專家的建議又追了一遍肥,提前噴灑了防治病蟲害的藥,現在冬瓜長勢喜人,長度在60厘米左右。我今年種了40畝地的冬瓜,9月份就能上市了,預計畝產1.6萬斤,一畝地收成在2萬元左右。”徐橋村村民徐永振說起收成時笑得合不攏嘴。
當前,田間積水已排除完畢,為保證秋糧豐產豐收,錢店鎮成立了秋田管理領導小組,對于秋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力爭一戶一策。加強宣傳引導,增強群眾認知,通過利用宣傳單、村級廣播、微信工作群、走村入戶等多樣宣傳方式,廣泛動員群眾加強秋田管理。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把脈”,現場“開方”,科學追肥,精準用藥,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發育進程和病蟲害情況,進行靶向定位,分類施策。
“我們將繼續堅持不懈抓好秋田管理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強化巡回指導和技術服務,一手抓糧食作物,一手抓經濟作物,奮力奪取秋糧豐產豐收。”錢店鎮黨委書記劉慧說。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