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第08版:要聞 PDF版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情系“三農”滿目新

□新華社記者 劉菁 陳諾 水金辰

“我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對農民有著深厚感情。

時值金秋,中國大地稻菽金黃,碩果飄香。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記者采訪了解到,各地各部門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豐富壯大鄉村產業,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繪就了一幅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筑牢根基好“豐”景

【總書記說】“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

——2019年9月,在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實踐故事】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儀封鎮,秋風陣陣,田疇織成各色錦繡:金黃的玉米棒像豎起的大拇指,綠色的紅薯葉迎風擺動……

這里是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場,也是看今年豐收的一個生動窗口。

“每畝能收6000多斤紅薯?!狈N糧大戶張聚群指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紅薯地說,今年他種了1500畝紅薯,種植面積擴大了,產量也大幅提升。

“好收成的秘訣來自我們的‘地力加油站’?!睆埦廴簩⒂浾咭降乩锏囊蝗艡谂?,翻開厚厚的紅薯秧,一個嵌在田地里的池子映入眼簾。張聚群說,村里的糞污會被抽運到這里發酵,需要施肥時再按照一定比例注入清水,由旁邊的水肥一體機將這些“營養液”噴灑到田地里。

“地里還裝有氣象裝置、土壤檢測設備以及蟲情檢測儀,相關數據實時傳輸到縣里的智慧農業服務中心,經過分析評估,形成科學的墑情、苗情報告?!睆埦廴赫f,“地力”提高了,種糧更有針對性。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歷史上,蘭考縣曾有著大片鹽堿地。如今,當地99萬畝耕地中,絕大部分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實現全年糧食畝產超過2000斤,成為真正的“噸糧田”。

對接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河南在已經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重點打造高產示范區,帶動大面積提高單產。到2025年,河南爭取將糧食產能由1300億斤提高到1400億斤。

【新聞延伸】今年以來,我國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推進,糧食生產條件明顯增強,糧食安全基礎更加堅實。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上;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45%以上。

千村萬鄉新畫卷

【總書記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2023年9月,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實踐故事】中秋前夜,一盞盞手工制作的魚燈被人們舉過頭頂,穿梭在河畔和巷陌之中,點亮了安徽省黃山市西溪南鎮西溪南村的夜空。

西溪南村是擁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村落,也是安徽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建設的首批精品示范村。這里不僅有原住民,還有一批“新村民”?!棒~燈夜游會”,正是一場由在村子里開民宿的“新村民”自發組織的活動。

“活動是我們傳播鄉村文化的載體?!眽粝綍袼拗骼砣死钏筛嬖V記者,2017年,他從深圳來到西溪南村,正是看中了這里濃郁的文化氣息。如今他們挖掘徽州魚燈等傳統文化基因,利用當地獨特的資源稟賦搭建場景,讓游客感受“活化”的徽州。

近年來,西溪南村按照“微改造、精提升”思路,實施古村落修復和單體保護等項目,80余處古建筑古民居得到修復,村落肌理與古韻得以傳承。

河岸旁的“溪邊55”鄉村咖啡店正是其中的一幢古民居。4年前,來自臺灣的許若俠夫婦對民居進行修葺裝飾,開了村里的第一家“面包咖啡屋”。“我烤面包、做咖啡已經15年了,來到西溪南,希望能研發出一些新品。”許若俠說,徽州地區的黑芝麻、臘肉、茴香等土特產都成了獨特的原材料。

坐于廊橋之上,看溪水映照楓楊林,這里仿佛是現實版的“綠野仙蹤”。“古建與楓楊林是村莊最亮的底色,我們要把這份古樸與自然的美守護好。”西溪南村黨委書記吳志明說,西溪南把禁伐護砂寫進了村規民約,還實行了草地輪休制度保護楓楊林。

生態為底、文化為韻、創意加持、業態共生。數據顯示,西溪南村近年來吸納當地創業、就業1000多人,年增加村集體經營收入近100萬元;今年前八個月,旅游總產值已突破1億元。西溪南鎮正探索一村帶六村的全域發展路徑,通過統一規劃建設,實現業態互補、資源共享和錯位發展,努力帶動鎮域內村民共富。

千村引領、萬村升級。2023年以來,安徽根據各地資源稟賦、文化傳承、發展階段,差異化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前安徽已建在建精品示范村411個、省級中心村9083個。

【新聞延伸】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近年來,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多部門聯合創建了293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和2968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建設。

新農人有新農活

【總書記說】“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2021年9月,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實踐故事】中秋節下午,轟鳴聲從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升昌鎮一處玉米地傳來,收割機將一穗穗漿水充盈的玉米收入“囊中”。

“除了春耕以外,現在是我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庇绖俎r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擦了擦腦門上的汗說,種了那么多年糧食,才發現收獲只是秋收時節農活的第一步。

合作社開辦的鮮食玉米加工車間中,收獲的玉米經過脫皮、挑選運送到車間,再經過清洗、蒸煮、包裝等環節,做成鮮食玉米銷往全國各地。

玉米秸稈則被粉碎回收,劉明坤說,合作社養殖了5000余頭豬和1000余頭西門塔爾牛,玉米秸稈正好轉化為發酵飼料,而動物糞便腐熟處理后再用于肥田,發展循環農業。

劉明坤所在的合作社中,現代農業產業拔節生長。為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合作社今年還入駐了6家電商平臺,打造品牌旗艦店、進行帶貨直播,鮮食玉米月均銷售突破10萬單。

“圍繞一個‘農’字,賺錢的門道多了,咱們種糧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眲⒚骼じ嬖V記者,合作社目前已吸引全村400多戶村民入伙,戶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

黑龍江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結構、提品質、增產量、擴規模,做好“土特產”文章,發揮綠色糧倉優勢,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養殖業、鮮食玉米種植加工等產業,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進一步擴大農民就業崗位、提升增收空間,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黑龍江省農民收入增速6.3%,高于GDP增速3.7個百分點。

【新聞延伸】我國持續發展糧食產業,以“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為抓手,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2023年糧食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超4萬億元,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同時,各地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支持農民外出務工、加快三產融合發展,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2024-09-25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51758.html 1 情系“三農”滿目新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五月综合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好爽好多水小荡货护士视频| 亚洲天天综合网|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日本护士xxxx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大片黄在线播放| yy6080理论午夜一级毛片| 樱桃视频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八木梓纱老师三天两夜| 日本wwwxxxxx|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www.av小四郎.com|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四虎最新地址在线观看1080p| 香蕉app在线观看免费版|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91丨九色丨蝌蚪3p|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男女xx动态图|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6080午夜乱理伦片| 小h片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