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CT影像檢查和磁共振影像檢查。它們擁有各自的機制及優缺點。本文討論兩者之間的不同,使大家初步了解兩者的特點。
提及CT影像檢查,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它有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但是,CT影像檢查耗時較短,通常一次檢查僅需10分鐘。CT影像檢查在活動性器官的病灶檢查方面效果很好,可以有效避免器官運動造成的偽影,保證成像質量,降低檢查出錯率。CT影像檢查可精準檢查出韌帶鈣化、骨折等疾病的病灶。此外,CT影像檢查對患者的配合度要求低,殘疾患者或是自主意識模糊的患者,雖然不能接受磁共振影像檢查,但可以接受CT影像檢查。
磁共振影像檢查的耗時較長,檢查后的成像時間也更長,同時成像效果也更容易受到偽影和外界環境的干擾。磁共振技術對金屬極為敏感,如果患者身上裝有金屬器具,如金屬心臟起搏器、金屬假牙等,就無法接受磁共振影像檢查。磁共振影像檢查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沒有輻射安全問題,所以磁共振影像檢查適用于孕婦及新生兒。此外,CT影像檢查在應用于脊椎以及神經系統檢查時可能會出現影像重疊問題,而磁共振影像檢查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將脊椎中的脊髓以及神經根清晰呈現出來。在人體全身檢查方面,磁共振影像檢查在檢查人體內部組織的創傷、病變、癌變等方面更為出色,也能夠檢查一些先天性疾病或器官退行性病變,對人體疾病的檢查覆蓋率更為廣泛。
總之,無論是磁共振影像檢查還是CT影像檢查,兩者都是臨床上十分常用的檢查手段,各自有其優勢,也有不足。所以,患者在選擇檢查方式時一定要遵循醫囑,以免因個人主觀想法而對疾病的診斷造成影響。就目前而言,磁共振影像檢查的檢查費用相較于CT影像檢查更高,但并不代表磁共振影像檢查結果比CT影像檢查結果更加具有診斷學意義。患者也不能由于CT影像檢查有輻射便產生抵觸情緒,要根據自身的病情來選擇檢查方法。
(周口市中心醫院 王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