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邱一帆 王吉城) 11月21日至22日,河南省醫保助力鄉村振興現場會暨待遇政策培訓會在周口市召開。會上,周口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鄭州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洛陽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鶴壁市浚縣醫療保障局負責人分別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
周口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圍繞“構建一張網,架起連心橋,鄉村醫保新機制,百姓健康有‘醫’靠”這一主題,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近年來,周口市醫療保障局堅持高位推動,瞄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任務,在抓緊抓實抓細上持續發力;堅持問題導向,完善“一人一檔”數據庫、醫保“村村通”、“15分鐘醫保服務圈”、集采藥品進基層、信息共享等制度,扎實提升基層醫保服務管理能力;堅持創新“4234”、“三統三保”、智能場景監控應用等工作機制,完善基層醫保服務管理體系,健全基層醫保服務管理長效機制。
鄭州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圍繞“強化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精準施策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題,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近年來,鄭州市醫療保障局聚焦“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分類分層落實醫療保障幫扶政策,不斷鞏固拓展“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加強部門協同聯動,依托醫保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持續優化醫保信息服務平臺系統接口協議,積極推行困難群眾個人參保繳費“免審即享”和住院待遇“一站式”直接結算,率先實現門診慢特病申報、鑒定“全域網辦”,提高醫保業務經辦效率和服務質量。
洛陽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圍繞“常態化、精準化開展好高額醫療費用動態監測,堅決守牢因病返貧致貧底線”這一主題,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近年來,洛陽市醫療保障局持續加強與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健全動態監測預警制度,跟進落實相應幫扶措施;對存在因病致貧返貧風險的困難群眾精準識別、有效預警,確保困難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守牢不發生因病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緊扣“保基本、救大病、托底線”目標要求,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全面享受醫療救助幫扶政策。
鶴壁市浚縣醫療保障局負責人圍繞“夯實‘數據底座’,實現醫療救助精準服務”這一主題,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近年來,鶴壁市浚縣醫療保障局圍繞數據打基礎、身份做標識、政策送到位、待遇上保障4個方面精準實施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做好動態管理;精準識別,做好醫療救助身份登記、特殊身份登記,實施“靶向”救助;推動“免申即享”,由“人向醫保要待遇”轉變為“醫保按待遇找人”;在“一站式”結算服務基礎上,做好困難群眾醫保待遇落實工作。
周口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鄭州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洛陽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鶴壁市浚縣醫療保障局負責人的典型經驗交流發言,是對醫療保障工作的回顧和總結,更是對未來醫療保障工作的展望與期許,目的是在不斷創新管理辦法、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時,讓參保群眾享受到更全面的醫療保障和更優質的醫保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