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峰
年末歲尾,一些基層干部開始滋生一種微妙的心理傾向:將那些看似不急迫的工作任務暫時擱置,打算在新的一年里再行處理。這種心態,似乎找到了辛苦一年“是時候放松一下”的心理臺階。
然而, 從個人層面來看,拖延無疑是對工作效率和連續性的嚴重破壞。工作中的每一項任務,無論大小,都是個人職責的一部分,它們共同構成了工作的點點滴滴。將任務拖延至明年,不僅意味著我們要在原本就緊張的新年工作計劃中再添重負,更可能因時間的流逝而導致對任務細節的遺忘,進而影響到整體的工作質量。此外,這種拖延的習慣一旦形成,便如同溫水煮青蛙,逐漸侵蝕著我們的自律性和責任心,使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容易陷入被動和焦慮。
從組織層面來看,拖延心態的蔓延更是對單位凝聚力和執行力的巨大挑戰。一個單位之所以能夠高效運轉,離不開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和相互信任。而當更多的人出現拖延行為時,原本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便會被打亂,單位的整體工作進度也會因此受阻。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拖延行為還可能引發成員之間的不滿和猜疑,進而破壞和諧氛圍,削弱整體戰斗力。
從單位的長遠發展層面來看,年底的拖延更是對未來規劃的一種不負責任。一個單位工作的高效推進,離不開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和對未來趨勢的研判。而年底正是我們進行年度總結、制訂來年計劃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選擇拖延,那么我們就可能錯過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從而在未來的道路上重蹈覆轍。同時,拖延也可能導致我們無法及時捕捉到全局工作的新動向,從而在未來工作的謀劃中處于不利地位。
因此,年底能做的事就不要等到明年。這一理念不僅是對個人工作效率和連續性的堅守,更是對單位凝聚力和未來規劃的負責。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昂揚的斗志,將手頭的工作做到最好、最及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①6